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必须着眼国家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措施要硬,执行力要强,确保稳产保供,确保农业农村稳定发展。
——习近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切实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创机制、强措施、补短板,统筹推进“三农”工作,粮食生产水平再创新高,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十年间,农业正在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村正在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农民正在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全面发力让农业更加高质高效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十年来,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坚持把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牢牢扛稳国家规划的粮食核心区和河南粮食主产区的政治责任,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连年增产,近10年粮食总产稳定在270万吨以上。严守耕地红线,开展“大棚房”整治回头看,土地流转“非农化”“非粮化”问题排查整改常态化,全市没有出现违规占用耕地改变农业用途等违法行为。提升耕地质量,扎实推进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2019年以来,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27.9万亩,2021年被评为全省成效显著市。充分挖掘种子、农机等生产要素增产潜力,主要农作物特别是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6%。2020年濮阳莛子麦荣获河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十大成果第三名,7个新培育小麦品种通过国家(省)级认定。
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根本支撑,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首要任务,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了农业高质量发展,重要农产品实现有效供给。稳定生猪产能,招引牧原、新希望六和、唐人神等一批大型企业落户我市,完成生猪养殖建设项目18个。做强食用菌产业,推动产业提档升级,逐步扩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坚持“一县一业”,五个县实现了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全覆盖;坚持“一镇一特”,以现代农业强镇创建为抓手,在镇域进行全产业链布局,创建了南乐县千口镇、开发区王助镇、濮阳县庆祖镇、清丰县韩村镇4个国家级产业强镇。持续培育壮大清丰县甘薯、南乐县西红柿、范县小龙虾等特色产业,全市绿色食品累计达到110个,“名特优新”累计达到10个,建设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个。南乐县“古寺郎胡萝卜”、“范县大米”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深入实施粮食精深加工、畜牧养殖加工、副食品加工、食用菌生产加工四大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去年产值突破135亿元,今年上半年产值达到78.1亿元、同比增长8.6%。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22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超十亿元企业达到2家。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实施全区域整治、全链条监管、全过程追溯,我市被命名为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并被推荐为全省首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单位。
补齐短板让农村更加宜居宜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再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濮阳市坚持把生态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开展农村“垃圾清零”和“三清一改”行动,在全省率先推行全域城乡环卫一体化保洁机制,95%以上行政村实现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3%;累计改建无害化厕所45万户、普及率达到69%,2021年我市被评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先进市”。实施“治理六乱、开展六清”集中整治行动,着力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广大乡村基本实现“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实施农业绿色发展工程,加快实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有机肥使用项目,加快发展绿色农业,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秸秆综合利用率、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分别达到93%、96%、84%,均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按照“五有七化”标准,实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以项目为龙头,重点做好规划编制、设施配套、景观打造、产业发展、农村改革、基层党组织建设等工作,统筹推进“美丽小镇”、“四美乡村”“美丽庭院”创建,打造一批示范乡镇、示范村,带动全市乡村由一时美向一直美、一处美向处处美、外在美向内在美、盆景美向风景美转变。
多措并举让农民更加富裕富足
实现人民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立足市情,多措并举,取得了显著成效,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2021年,濮阳市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88元,与2012年相比翻了一番。
始终把深化农村改革作为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的重要法宝,积极推动土地利用综合改革、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六项改革”。农村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率84.7%,是全省首个通过省级验收、颁证到户的省辖市。作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第三批试点单位,全市所有行政村比全省提前一年全部完成清产核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界定、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等工作,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达到100%,“先锋贷”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华龙区被评为第二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典型单位。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80万亩以上,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小农户面积达到1500万亩次以上,通过一系统改革措施落实,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集体增利。国家、省等新闻媒体,省委省政府研究室、农业农村部和省农业农村厅多次报道濮阳改革经验,也先后迎来全国各地相关单位莅濮考察学习。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新的起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责任重大;新的征程,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使命光荣。市农业农村局将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全力以赴抓好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为建设“四个濮阳、一个高地、一个中心”作出新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