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濮阳市委、市政府统筹谋划、高位推动,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坚持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全市经济发展绿色底色渐浓。市生态环境局作为濮阳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主动出击、勇于担当,充分发挥污染防治攻坚先锋作用,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是环境质量实现新跨越。我们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围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着力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推动我市环境质量实现根本性转变。大气环境方面,三项主要指标实现逐年下降,特别是2015年以来,我市环境空气各项指标改善更加明显。2021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51微克,较2015年累计下降37%;PM10平均浓度78微克,较2015年累计下降43.5%;优良天数比例由2015年的50.7%提高至64.9%,濮阳的天更蓝了、空气更干净了。水环境方面,考核我市的国省控断面全部达到或优于目标要求,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100%,优良比例达到57%以上,劣Ⅴ类水体断面下降至10%,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保持稳定,全市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土壤环境方面,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稳定实现双100%。
二是治理能力跃上新台阶。我们推动完善污染防治攻坚机制,开创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大格局。成立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建立“1+5”攻坚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享资源、协同联动,推动工作落实。我们强化科技支撑,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投资3600万元在全省率先建成智慧环保监管平台,接入23个系统平台,涵盖视频线路3.2万路、信息数据9000万条,囊括全市各类环境信息,充分发挥治污利剑作用。我们不断健全法律法规,初步构建一套濮阳特色的生态环境保护法治体系。先后颁布实施《濮阳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濮阳市马颊河保护条例》《濮阳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条例》《濮阳市散煤污染防治条例》等多项地方性法规。《濮阳市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管理条例》,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我市是第一个出台该条例的设区市,此外,《濮阳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征求意见稿)》已完成编制,我市环境保护法治体系进一步完善。
三是发展方式得到新转型。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更是高质量转型的约束。我们强化能源消费“双控”和煤炭消费控制,持续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降耗,2021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较2015年累计下降31.6%,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累计下降27%。我们围绕结构调整,推动能源、产业、交通运输、用地结构不断优化,实施转型发展攻坚,印发实施1个总体方案、5个专项方案和8个重点产业转型方案,形成了“1+5+8”转型发展攻坚体系。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建成投用市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发电、医疗废弃物处置等重点项目,生物基材料产业、现代家居产业、羽绒及服饰等不断壮大。
四是重大工程开启新篇章。着眼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编制《濮阳市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谋划重点项目39个,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重点任务实施台账管理。发布濮阳市“三线一单”实施方案,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落地见效。着眼碳达峰碳中和,印发《濮阳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方案》,制定碳排放强度控制机制。2021年度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分别减排1630吨、64.7吨、3673吨、580吨,圆满完成省定减排任务。着眼无废城市建设,锚定建设全国固废资源化城市技术高地、全国固废产业化基地的目标,对照“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加快编制实施方案。谋划实施一批环境治理项目,争取中央生态环境资金5.3亿元,省级生态环境资金5400万元。
经过近几年的污染防治攻坚淬炼,我们逐渐找准了方向,理顺了思路,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
一要坚定党的领导。事业兴衰,关键在党。我国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只有把握住了党领导一切这个总抓手,扭紧了落实党政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才能从认识到实践。我们必须把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把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引领,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必须把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的重要举措,铁心铁面铁腕治理污染,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二要抓牢主要矛盾。面对污染防治艰巨而复杂的局面,要集中优势兵力抓主要矛盾和问题的主要方面。重中之重是打好三大保卫战。围绕蓝天保卫战。要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抓好四大结构调整,从根本上改善环境空气质量。要坚持“冬病夏治”,一切立足于早、提前着手,做到心中有数、准备充分。要强化科技支撑,充分发挥“智慧环保”平台优势,依托科研机构,开创我市数字化治理新局面。围绕碧水保卫战。要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谋划实施一批水污染防治项目,补齐污水收集、治理短板,推动我市水生态环境向纵深发展。围绕净土保卫战。要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加快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确保长治久安。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农村污染治理力度,扎实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提升乡村生态环境质量。
三要完善治污体系。夯实责任,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要求,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亲自部署,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抓具体,打通“最后一公里”,确保各项工作真正落地见效。用好排名通报机制,完善考核机制,充分发挥激励奖惩作用。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补偿和处罚力度,增强奖惩效果。强化督察,围绕年度重点任务,全面加强执法监管和跟踪指导,对环境违法行为决不姑息、坚决打击。特别是要紧盯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河流,增加执法检查频次,严厉打击偷排超排行为。营造氛围,充分发挥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作用,及时公布公众关心的污染防治攻坚信息,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烟花爆竹禁燃禁放等社会公众密切相关的政策解读,争取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环保攻坚战正酣,战鼓声声勇向前。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中,我们将继续以扎实有效的工作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打造天蓝地绿水清气净的美丽濮阳。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