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年专题栏目 > 喜迎二十大 非凡十年看濮阳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文旅文创相辉映 诗意画卷正铺展

作者: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2-09-02 11:10:57   

从西水坡“中华第一龙”的出土到“卫国都城”高城遗址的发现,从享誉中外的杂技之乡到倾力打造的极限运动之城,从承载红色记忆的革命旧址到古朴典雅的特色小镇,再到壮丽秀美的黄河风光、融景于城的湿地公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我市积极探索文旅经济发展新路径,全面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坚持高点定位、高标谋划、高效推进,不断夯基础、补短板、增动能、创优势、提质效、惠民生,文化引领社会风尚的地位更加明显,文旅带动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濮阳文化软实力、旅游吸引力和城市影响力全面提升,一幅色彩斑斓的诗意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夯实基础文旅融合渐入佳境。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旅游的重要论述及省委决策部署,将“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纳入全市“十大战略”的顶层设计之中。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紧紧围绕“四个濮阳”“一个中心”“一个高地”战略部署,贯穿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一条主线,科学编制《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的实施意见》《濮阳市“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濮阳市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濮阳市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工作方案》等纲领性文件,为全市文旅文创融合发展谋篇布局、定向立标。确立了以“中华龙源地·世界杂技城”为总品牌,以黄河文化为统领,突出龙文化、杂技文化、红色文化三大特色文化资源,构建“一核两带四片区”的文化和旅游发展空间格局。研究确定18个文旅文创融合战略项目、2个重大问题和2项重大改革,概算投资共33.63亿元。为确保项目建设进度,2022年,成立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工作专班,由市级领导干部任组长,抽调精干人员组建专职专责队伍,坚持每周召开一次专班调度会,统筹推进文旅文创融合战略。

项目为王,产业支撑更加牢固。濮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树立抓项目就是抓机遇、抓发展的理念,坚持“项目为王”,以高质量项目支撑文旅产业转型。省杂技集团、华晨杂技被命名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省文化产品出口示范基地;濮阳市国际杂技文化产业园建成投用,被省文旅厅命名为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清丰极限运动基地被命名为省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省杂技集团、华晨杂技、东北庄、通达工艺、龙陶工艺、华艺传媒、憨婆婆被命名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东北庄、单拐村、娄昌湖被命名为省级文化产业特色村;凯嘉工艺等传统编织文化产业实力逐步增强。大运河濮阳片区被确定为河南省大运河文化“七片区”之一,台前京杭大运河遗址展示工程被纳入2021年全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推进项目。濮阳市全民健身综合馆、中华孝道文化园、南乐文庙历史街区一期等工程已建成投用;杂技文化产业园“一园三馆”、中原油田展览馆、南乐大运河文化公园等项目正加快建设;中华龙源景区、龙山龙湖旅游度假区、瓠子堵口黄河治水文化公园等项目已制定方案,正大力协调推动;石油文化小镇、世界杂技之窗项目正积极谋划。建成我国首个滑板、小轮车、冲浪、攀岩全奥运项目的极限运动基地。人工冲浪池技术世界一流,规模全球最大,填补了国家空白。极限运动的发展为旅游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濮阳市文旅体产业要素进一步健全,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综合配套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政策引导,营商环境逐步优化。坚持为文旅体企业精准把脉施策,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与提振市场信心同频共振,精准发力。濮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在全省率先组建濮阳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成为全省唯一被文旅部表彰的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先进市“,执法力量显著增强,事业产业良好发展环境得到有力维护。制定《濮阳市扶持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奖励办法》,分别对迎客入濮、旅行社提质增效、A级旅游景区和杂技园区发展、星级酒店和“濮上家肴”饭店发展、旅游度假品牌创建、非遗和文创品牌发展和非国有博物馆建设等7个方面给予奖励,全面激发文旅业消费活力。2022年,为纾困帮扶文旅企业,支持文旅行业回暖复苏,大力开展“濮阳人游濮阳”活动,发放文旅优惠券,尽最大努力减轻疫情对文旅行业的冲击。启动了全市餐饮与住宿行业技能竞赛暨“濮上家肴”餐饮品牌评选活动,积极推动全市假日经济和夜间经济复苏发展。至目前,濮阳市各类旅游接待服务单位达200多家,其中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家,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38家,省级特色旅游示范镇6家,省级休闲观光园区8家,A级景区22家,星级饭店及民宿12家,旅行社42家。各类文化产业单位达到2400余家,其中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8家,省级文化产业特色乡村3家,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1家,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1家,省重点文化企业1家,省级文化旅游先进企业1家。

惠民润心,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坚持活跃城乡文化生活,统筹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濮阳市新图书馆建成投用,建成全市所有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共计3042个。全市拥有公共图书馆6座,文化馆7座,博物馆、纪念馆13座,乡镇(街道)文化站89个。深入实施广播电视覆盖工程,建成覆盖台前9个乡镇126个贫困村的应急广播系统。围绕体育强市、健康濮阳建设,加强社区、街道的健身器材配备,推行体育场馆免费和低收费开放,打造便民、惠民的“十分钟健身圈”。建设各类体育场地4600块、全民健身工程省级标准器材1100套,城市新建社区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8平方米/人,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施“舞台艺术送农民”“高雅艺术进校园”“中原文化大舞台”“戏曲进校园”系列文化惠民工程,覆盖全市所有乡镇、社区,共演出2000多场。举办了“中国国际杂技艺术节”“第一届濮阳‘金龙奖’杂技大赛”“第四届中国杂技节”等有声势、有影响的重大艺术活动。全市举办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1300多项次,参加人数达200多万人次,连续举办三届龙舟赛,其中第一届为国际级赛事;两届超过万人的半程马拉松赛。

百花齐放,文体发展势态强劲。十八大以来,濮阳市通过实施文体精品工程,推出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体精品。创作戏剧《清吏郑板桥》《尘封的军功章》《驻村第一书记》、杂技《时光流转——魔轮飞球》等200余部文艺作品,获省级以上奖励90余项。杂技《侠·义——蹦床技巧》获全国第十届杂技大赛“金菊奖”和第十六届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金狮奖”,杂技剧《渡黄河》获文旅部“百年百部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戏剧《石磨的婚事》、歌曲《让爱绽放每个角落》获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大清诤臣窦光鼐》《曹操在顿丘》等获省黄河戏剧节金奖,现代戏《黄河红帆》获“河南文华大奖”。全市在训竞技体育项目27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67家,国家级示范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家、省级10家,乒乓球、小轮车专业运动队2个,体育竞技获省级以上金牌270枚、银牌269枚、铜牌397枚。成功举办了“中国(濮阳)国际杂技艺术节”“第四届中国杂技艺术节”“2019年中国极限运动大会”“滑板国际公开赛”“2021年全国BMX自由式锦标赛暨中国濮阳自由式小轮车全国公开赛”“河南省黄河戏剧节”等重大节会赛事活动,有效提升了濮阳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为进一步叫响“中华龙源地·世界杂技城”品牌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注重传承,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全面推进。十八大以来,濮阳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文物保护和非遗名录保护力度进一步增强,保护措施进一步优化,保护利用成效显著。全市现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古迹91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6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40余处。文物保存状况有效改善,濮阳县四牌楼十字街区被认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清丰县单拐村被列入国家传统村落、第二批全国红色经典旅游景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濮阳市戚城遗址保护条例》公布实施。积极开展非遗大普查,濮阳拥有14个门类的非遗项目5000余项,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的8项,列入省级保护名录的50项,列入市、县两级保护名录的824项。全市现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8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41人,市县级代表性传承人470人。濮阳市传统戏剧文化生态实验保护区被评为省级保护区。

搭建平台,擘画蓝图出新出彩。以活动为载体,依托濮阳特色文旅资源,加强对外交流和宣传推介力度,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提升濮阳知名度。承办第六届农村电视艺术节(金牛奖)、“濮阳杯”第七届黄河戏剧节、中国濮阳杂技艺术节、“张氏恳亲大会”“舜帝文化旅游节”、濮阳上古文化论坛、2019中国极限运动大会、全国滑板锦标赛等大型活动,在高规格的文化交流活动中展示濮阳文化的外交魅力。打造龙文化之旅、先贤追寻之旅、历史古迹之旅、黄河文化之旅、红色文化之旅、杂技文化之旅、清廉文化之旅等7条精品主题旅游线路,开展“濮阳人游濮阳”主题活动、“濮阳礼物”旅游商品评选,并立足小活动大宣传,聚焦“中华龙源地世界杂技城”品牌打造,不断丰富文旅供给,创新宣传模式,加强与传统媒体、新媒体合作的同时,在央视、航班楼投放大型旅游广告,扎实做好文化旅游宣传工作。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将杂技艺术打入国际演出市场,使之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20多个杂技团体长年在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演出。麦秆画、通达通草浮雕、陈氏绢艺、憨婆婆布艺、和锦堂古琴等非遗产品多次参加中外文化交流活动,扩大了濮阳的影响力。

蓝图已经擘画,号角已经吹响。当前,濮阳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其时已至、其势已成。濮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将以更加开放的文明态度、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更加出彩的文旅形象,叫响“中华龙源地·世界杂技城”城市文化品牌,开创我市文旅事业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局面,以优异成绩为党的二十大献礼。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