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年专题栏目 > 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发现养老诈骗违法行为,濮阳人请这样举报!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早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2-06-28 09:14:23   

@老年人:养老诈骗套路深一定要捂紧钱袋子  

“免费听养生课,登记信息就送鸡蛋”“这项投资高回报、低风险,把钱投进去准没错”……这样的套路,是不是很眼熟?目前,为期半年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在全国各地正式启动。养老诈骗有哪些套路?又如何破解?6月19日,记者采访了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工作人员,对几种养老诈骗套路进行了解析。  

套路一:养生保健骗局  

有人在广场、小区等老人聚集地组织老年人“体验”某类保健产品,同时给老年人灌输所谓的“养生理念”,诱导老年人购买价格虚高、功能夸大的保健产品;有人通过推销电话,或网络吹嘘,忽悠老年人购买价格虚高、功能夸大的保健产品;有的安排老年人“免费旅游”,老年人则全程被冒牌专家忽悠,最后买回几万元、十几万元保健品……  

大量案例显示,受生理、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影响,老年人保健养生心理最容易成为骗子的行骗目标。落入陷阱的三个关键点:一是受“免费体验”“免费旅游”诱惑;二是被诈骗分子嘘寒问暖的“感情牌”打动;三是被冒牌专家“洗脑”,轻信了保健品被夸大的功效。  

套路二:养老服务骗局  

对于这种类型诈骗,首先,骗子会在广场、小区等老人聚集地给老人灌输投资概念;其次,通过组织旅游、讲座、赠送小礼品等方式拉近与老人之间的关系,以博取老人的信任;最后,就会告诉他们有个“养老服务”的项目,投资一定金额,不仅可以享受利息,还能享受医疗保健、照顾陪护等养老服务。  

对于老年人而言,这种方式看起来解决了投资理财和养老服务需求的问题。但实际上,所谓的“养老服务”是虚无缥缈的,骗子完美利用老年人喜欢“占小便宜”的心理,在取得老年人的信任后,卷款跑路,空手套白狼。  

套路三:以房养老骗局  

这类骗子通常会以“房本无用”等类似话语为借口,诱导老年人将房产抵押给公司,每月可以获得高额回报的同时,也不耽误老人的居住。  

事实上,骗子会将老年人的房产直接以高息抵押给职业放贷人,并将房屋处置权交出。最后当入局的老人变少时,骗子就会卷钱跑路,留下老人面对放贷人的债务催收,甚至被逼卖房还债。  

套路四:养老银行骗局  

这类骗局骗子在行骗时,会对租用的办公场地精心包装,一般会在公司门头招牌上打出“**养老银行有限公司”等等类似名称,打着“养老银行”的旗号吸引老年人前来存款。  

实际上,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设立商业银行,应当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准。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吸收公众存款等商业银行业务,任何单位不得在名称中使用“银行”字样。  

套路五:非法集资陷阱  

通常以投资“养老项目”名义吸收资金,打着投资、加盟、入股养生养老基地、老年公寓等项目名义,承诺高额回报非法吸收公众资金;或以返本销售、售后返租、约定回购等方式销售养老公寓、养老山庄;或以入住老年公寓后给予优惠打折、不入住给予高于银行利息分红的方式非法吸收公众资金。  

此类陷阱存在高额利息无法兑现、资金安全无法保障等巨大风险。机构或企业承诺的高额利息主要来源于老年人缴纳的费用,属于拆东墙补西墙。多数企业不存在与其承诺回报相匹配的正当服务实体和收益,资金运转难以持续维系,高额利息仅为欺诈噱头,一旦资金链断裂,高额利息无法兑付,本金也难以追回;机构或企业超出可持续盈利水平承诺还本付息,以高额利息为诱饵骗取老年人钱财。另外,大量来自社会公众的资金难以得到有效监管,由发起机构控制,存在转移资金、卷款跑路的风险。  

我市对养老诈骗“亮剑”  

为切实守护好老百姓的养老钱,目前,全市已经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这次专项行动重点整治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为名的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各类诈骗违法犯罪行为。  

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日,市民政局开展了以“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为主题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和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效果显著。此次宣传活动,主要向群众集中宣传了防范非法集资、防范养老诈骗等相关知识,帮助老年人及家属提高识骗防骗能力,有效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守护老年人的养老钱。“其实,除了子女对老人要多些关爱外,老年人自己熟悉常见的养老骗局是很有必要的,了解了骗局的基本形式和操作手段,才能让自己远离诈骗。”该工作人员说。  

老年人如遇骗局,可拨打电话0393-6687008、6687009举报。  记者 吴丹 通讯员 陈修斌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