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市八届人大六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大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邵景良受市人大常委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总结2021年的工作,谋定2022年的工作。
2021年的主要工作
2021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作为总纲领、总遵循、总指引,紧跟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履职行权,紧贴全市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紧扣市域治理现代化,强化法治保障,积极担当作为,奋力开拓创新,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濮阳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年来,召开常委会会议10次,制定地方性法规2部、对28件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听取21个专项工作及计划、预决算、审计报告,开展3次执法检查、14次视察调研、1次专题询问和7项满意度测评;作出决议决定6项,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88人次,圆满完成市八届人大四次、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具体来说,2021年完成了六大项工作:
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和指导人大工作,坚定不移做“两个确立”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忠实践行者。常委会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不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更加坚定思想自觉;深入贯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强化制度自觉;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切实增强政治自觉;高位谋划人大工作思路举措,着力提高行动自觉。
二、深刻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让人大工作载满民意。一是深入推进立法民主化进程。坚持开门立法,将“公众参与”融入法规立项、起草、审议、实施的全过程,让立法与民意同频共振,凝聚社会共识“最大公约数”。二是扩大代表和群众有序政治参与。建立年度监督和讨论决定重大事项议题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制度,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主任·代表面对面”制度,建立民主参与预算审查制度。濮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做法被全国人大肯定和推介。三是保障代表和群众当家作主权利。把推进民生实事票决作为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举措,本次大会首次票决2022年市级民生实事项目。
三、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助力我市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常委会自觉站位全市大局,以务实创新举措推动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贯彻落实。通过走访企业、视察项目、座谈交流等形式,开展统计法执法检查等工作,助推经济回升向好;全面推进全市域营商环境优化,促进发展提质增效;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题调研、立法调研,调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森林乡村建设等工作,推动国家战略实施。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推动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是持续关注教育、医疗、文化等工作,并对停车场规划建设、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保护、养老服务等工作开展调研,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二是持续推动生态环境改善。在全国设区的市层面率先出台濮阳市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管理条例,该条例被省人大树立为全省“小而精、有特色、真管用”的立法范例。三是持续深化法治濮阳建设。依法作出推进法治濮阳建设的决议,充分发挥法治软实力的善治效能,助力创建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市。
五、强化代表履职服务保障,更好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常委会把尊重代表主体地位作为开展工作的重要基础,创新工作载体,拓展参与平台,强化服务保障,着力提升代表工作水平和实效。主要做好了深化与代表和群众的联系、提升代表建议办理水平、强化代表履职服务保障、全力支持省人大代表履职等工作。
六、深化履职能力建设,与时俱进推动人大工作提质增效。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着力提升常委会履职效能,擦亮人大工作品牌。
特别需要提出的是,2021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常委会积极响应市委部署,专门增设监督议题,听取防灾减灾情况报告,调研灾后重建工作,推动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与鹤壁、晋城、邯郸等卫河流域七市人大联合召开协作工作会议,签订合作协议,发表共同宣言,推动信息共享、执法联动、协同治理;全市各级人大代表主动投身防汛救灾一线,以实际行动诠释代表初心,展现为民情怀。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有代表临危受命赶赴疫区奋力挽救生命,有代表不辞劳苦奔走社区一线反复排查,有代表夜以继日值守楼门巷口为居民排忧解难,有代表慷慨解囊捐资筹款支援前线基层,展现了新时代人大代表的责任担当,树立了良好形象。
2022年的主要任务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市人大常委会要在市委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全面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市委八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主题主线,锚定“四个濮阳、一个高地、一个中心”奋斗目标,更加有效地支持“干”、更加积极地改进“为”、更加精准地提升“治”、更加务实地落在“效”,努力打造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创新发展的濮阳样板,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向全市人民和全体人大代表交出一份履职高分答卷。
具体来说,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使党的全面领导成为人大鲜明的政治底色。深学细悟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协助市委筹备召开人大工作会议并出台相关文件,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严格落实重大事项向市委请示报告实施办法;完善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工作闭环。
二、坚持立法质效并重,使创制性立法成为法治濮阳建设的鲜明标志。创新制定濮阳市城乡供水条例,填补我省此项立法空白,推动城乡居民共享优质饮用水。制定濮阳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织密织牢大气污染防治网。开展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城市园林绿化、金堤河保护、史官遗址保护、全民健身等5项立法调研。
三、突出监督刚性和实效,使正确有效依法监督成为具有濮阳辨识度的金字招牌。坚持靶向发力、综合施策,聚焦助推高质量转型发展、推动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推进民生改善、促进法治濮阳建设、增强监督实效等市委中心工作和重大民生关切,加强法定监督方式的系统集成,在真监督、真支持上下功夫。
四、尊重代表主体地位,使人大代表成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硬核力量。完善主任接待代表日、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制度,擦亮“主任·代表面对面”濮阳代表工作金名片,落实代表分专业、有重点参与常委会工作。抓好丰富代表主题活动,高标准建设10个人大代表之家、深化208个代表联络站建设,完善代表议案建议“提好、办好”工作机制,做好人大换届选举相关工作。
五、着力促进规范创新与迭代升级,使自身建设成为濮阳人大工作的亮丽名片。牢牢把握“四个机关”定位,加强政治建设和制度建设。积极践行“新时代濮阳精神”“濮阳人大精神”,深入实施“四在四提”能力素质锻造工程,扎实推进能力作风建设和清廉濮阳建设。强力推进“智慧人大”建设。记者 段利梅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