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1年专题栏目 > 奋进2021•走基层看龙都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百年风华百村行|不等不靠抢农时

作者: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1-11-16 07:20:03   

1637023572(1).png

11月13日,记者驱车前往范县辛庄、陈庄、龙王庄等处于背河洼地乡镇采访时看到,金灿灿的稻田一望无际,各村村民正在抢收水稻,到处呈现一派繁忙景象。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由于连降暴雨,稻田内积水较多,不少地块内的水稻倒伏严重,加上收割机等农用机械数量稀少,人工使用镰刀收割成为普遍景象。

龙王庄镇西于楼村南侧的大片稻田内,56岁的于成瑞夫妇把收割的水稻打捆后,搬到独轮车上,沿着狭窄的田埂,连推带拉地一趟趟运到停靠在大路边的农用三马车旁。于成瑞的两个孩子分别在外地打工、上学,家里10亩水稻收割重任全落在夫妇俩的肩上。

“要是搁往年这个时候,地里的稻谷早就收完了。今年遇到水灾,地里到现在还有积水,加上撒下的小麦种子刚刚冒头,别说收割机下不去,就是能下去也把地里的麦苗给轧毁了。所以家家户户都是穿着雨靴、拿着镰刀,人工收割。”于成瑞说,“没倒伏的稻子一人一天能割1亩,倒伏的稻子一人一天最多能割5分地。俺家的10亩地全部割完,至少还得十多天。”

西于楼村党支部书记于继安介绍,西于楼村共有1050人,人均1亩地,今年水稻种植面积950亩。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西于楼村就兴修水利、引来黄河水,对全村背河洼地进行改造后,开始种植水稻。直到现在,水稻、小麦一直是该村的主要农作物。

“俺村是优质水稻主产区,正常年景每亩稻田产量都在600公斤左右。今年,因为夏天水稻出穗授粉时节连降暴雨,加上不少地块倒伏严重,水稻产量可能下降四成左右。”于继安说,从上周开始,村党支部就动员全体村民积极行动起来,与稻田水患灾害作斗争,不等不靠抢农时,抓住近期天气连续晴好的有利时机,人工抢收开展生产自救。

记者看到,西于楼村四周金黄的稻田内,到处是穿着雨靴弯腰收割的人群。由于地里满是积水和稀泥,村民一般采用人拉肩扛的方式,将一捆捆稻谷扛到地头的生产路上,再装车运走。

虽然收割过程充满了艰辛,但村民的脸上不约而同地流露出坚毅的神色。因为,他们深深爱着脚下这块赖以生存的土地……记者 贺德敬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