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1年专题栏目 > 奋进2021•走基层看龙都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百年风华百村行|晴耕雨读东店当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1-10-28 07:25:03   

“三哥,看见俺家梦鸽了没?她同学找她来玩哩,不知跑哪去了。这孩子,好容易过个星期天,一会儿也不着家。”

“我刚从清华亭、清华巷图书馆转过来,好多孩子在那儿读书学习,好像也看见梦鸽了。你去那儿看看吧。”

“大婶那你不用去找梦鸽了。俺知道那两个地方,常听梦鸽说,在恁村西头是不?俺自己去吧。俺俩来找梦鸽,也是为了约上她,一起去清华巷图书馆看书去哩。”

10月24日,在濮阳县子岸镇东店当村街头,一位叫董玉巧的妇女领着两个女孩子问正在向记者介绍村情村况的陈石仁,看没看见她家孩子梦鸽。梦鸽全名叫张梦鸽,在濮阳县一中读书;找她的,是她两个来自邻村的同学。

陈石仁今年65岁,在东店当村当了20多年的支书,去年村两委换届时才退下来。他在兄弟中排行老三,村人按辈分喊他“三哥”“三叔”“三爷”。当然,碰见辈分高、年纪长的,“三”后面就没有这些缀词了,对方也不管他是不是干部,是不是也年纪一大把了,照直喊“三”。两个中学生弄清了同学梦鸽的去向,摇着手向那位妇女说了声“大婶拜拜”,便说说笑笑地跑过去。背上书包里的文具盒,叮叮当当一阵响。

“恁这村可真是出了名了,”望着两个中学生雀跃而去的背影,子岸镇党委副书记陈世丽笑着对陈石仁说,“连外村的孩子都吸引来了。”

“这是星期天,”陈石仁乐呵呵地说,“而且疫情也没彻底过去。要是没疫情,要是暑假、寒假的,那人才多哩。国庆节那几天,俺村人流量都上万了。”

东店当村共有198户834人,耕地1099亩,坐落在濮阳县城南10公里、子岸镇政府北1.5公里处,宽阔平坦的濮渠路从村东头穿过,交通发达,出入便利。陈石仁告诉记者,东店当村出名,由来已久。当初宋辽交恶,真宗御驾亲征时,曾在此休整。至明朝,宣宗视察黄河水情时,也曾在此停留。时村口有一车马小店,店里有一道名吃——炖鸡。其肉烂而不腻,其汤鲜美异常。两位皇帝龙颜大悦,赞不绝口,先后为其命名店子上、店子。清初时期,村名演化为店当。因两朝皇帝光临过,又欣然为其命名,且炖鸡的香气不胫而走,外来人口愈聚愈众,再加上村庄本身人丁兴旺,一时商贾云集,店铺林立,村庄以一条南北路为界一分为二,名东店当、西店当。

东店当民风淳朴,向来尊师重教,推崇晴耕雨读。历史上,东店当出现过多位大学士、太学士。新中国成立后,又走出去多位官员和教授。那条胡同为什么叫清华巷呢?陈石仁自问自答着说,就因为那小胡同里一下子走出去两位考上清华大学的学生:一个是经济管理系的在读博士,叫陈书龙;一个是物理系的在读博士,叫陈书梦。今夏暑假期间,陈书龙回乡作过一场学术报告,与大家分享了他的学习心得和体会。他勉励那些学弟学妹,薪火接力,发奋图强,为东店当争光。他和陈书梦一起,在清华园里等着他们。陈书梦是2017年考上清华大学研究生的,硕博连读,图书馆由他家的房子改建而成。他离开家乡后,连院带房都捐献了出来。记者电话联系上他时,他说,给村人,尤其是给那些学弟学妹提供一个好的读书学习环境,是他和陈书龙固有的想法。他们是在村人的鞭策鼓励、帮助支持下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作为东店当子弟,从没忘记过身后的父老乡亲。因现在本身还是学生,说回报桑梓、造福桑梓的话还有点早,先把闲置的房子和过去的藏书等捐献出来,略尽一点赤子之心。

按辈分,这两个清华博士都是陈石仁的堂孙。他与陈书梦的关系更近些,陈书梦的爷爷是他的大哥。所以说起他们来,陈石仁一脸的骄傲和自豪。东店当村现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陈同铭说,老支书一辈子尊师重教,常说的一句话是,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累也不能忘了晴耕雨读。虽然子岸一中建在东店当,但2000年以前,东店当还没有独立的小学,与西店当、高庄等三个村共用一个完小。因年久失修,教室透风漏雨,学生上不成课。老支书着急,带头捐钱捐物,立志要建一所独立的小学。在老支书的积极倡议带领下,全村老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物捐物,经过全村干群艰苦努力和县公路局等的帮助支持,独立的村小学终于建成了。

新小学建在村子南头,与子岸一中算隔墙邻居。子岸一中一度名声响亮,没少出全县全市的中考状元。这也是陈石仁精心挑选的地方,他说学习得有氛围,小孩子跟着大孩子有样学样,想学不好都难。新教室,新师资,不仅本村的孩子再也不用大老远地跑到外村去上学,子岸一中教职员工的子弟也大多就近送到了这里上学。陈石仁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思想又活络起来了:那时候,每个学生一年要交24元的学杂费。他提议把一中教职员工子弟的学杂费免了,由村里承担。结果就有老师过意不去,闲暇时抽身给这里的孩子补课,到了初中阶段,教得也格外上心。濮阳县一甲药业有限公司是入驻东店当较早的企业,生产口罩等医卫用品。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东店当村两委联合一甲公司,向濮阳县一中捐赠了10万只医用口罩。“所以,”陈同铭说,“俺村每年都有学生考上重点院校,与老支书身体力行地尊师重教,关系大了。”

说着话,一行人来到清华亭上。

清华亭与一水塘比邻,是一座木质结构的仿古建筑,上有一小阁楼,四周草木扶疏。亭子里外都有小学生,或摇头晃脑地朗读英语课文,或抑扬顿挫地背诵唐诗宋词,书声琅琅。清华巷图书馆里则清静极了,且多是中学生,张梦鸽和她的同学果然就在这里。他们或埋头阅读或伏案书写,手指轻轻翻动书页和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让人心生敬意。陈石仁有多爱惜这些孩子你可以想象,他刚才说话还高声大嗓的,这会儿却屏气敛息,只用手势或表情传达信息。他示意记者别问这问那了,问一个孩子,所有的孩子都可能受影响,问也最好等到他们学习结束或中间休息的时候。其实也不用多问,那一个个学子努力学习的模样已告诉我们,此时此刻,斯情斯景,有梦正在悄悄地放飞,有花朵正在静静地绽放。

陈世丽说,这几年,东店当产业发展得也不错,养殖、种植等行业都见规模、见效益。他们村有这一带最大的生猪养殖、销售场地,日交易生猪400头。他们引进的无花果、绿宝甜瓜、彩虹西瓜等新品种瓜果甜而爽口,色香味俱佳,十分走俏市场。如今的东店当,美丽干净,宜业宜居,邻里守望相助蔚成风气。晴耕雨读的生活理念和方式,真是有多么古老,就有多么新颖。记者 刘文华 通讯员 程正锋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