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亚督察濮阳县文留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情况。
李振亚:争做环境污染防治攻坚督察尖兵
李振亚是市环境攻坚办督察组二组组长,也是督察组7位组长中唯一一名科级干部(其他组长为县级干部)。环保督察工作任务繁重、情况复杂,面对各种难题,他兢兢业业、尽职尽责,想方设法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濮阳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事业,李振亚深刻认识到,只有在提高自身能力素质上下功夫,才能适应环保督察工作的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他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对污染防治有关政策、法律法规、业务知识进行系统钻研和潜心学习,积极了解中央环境保护工作最新动态,对环保知识有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增强了干好环保督察工作的本领和能力。
环境污染防治攻坚督察工作加班加点犹如家常便饭。无论节假日还是双休日,李振亚都坚持任务就是命令,始终以高昂的斗志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全力以赴完成每项任务。在市生态环境局国控站点周边环境治理过程中,由于该区域城中村多,环境污染问题隐蔽,督察工作难度大,因此他走街串巷摸底调查,排查、交办、整改垃圾乱堆乱放、扬尘污染等问题40余项,使该站点周边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李振亚核查上级交办问题雷厉风行,总是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并及时反馈信息。我市某县一落后产能砖瓦窑厂违规生产遭到媒体曝光,省生态环境厅交办了问题,他接到核查任务后立即赶往现场,及时将核查情况反馈市攻坚办,避免形成新的舆论焦点。在重污染天气管控措施落实、城市清洁行动、红牌企业关停、工地扬尘污染治理等专项督察中,除承担本组督察任务外,李振亚还高效完成市攻坚办各督察组专项督察情况的汇总通报工作,做到了督察工作结束,问题立即交办,通报随即印发。
在督察过程中,李振亚充分发扬铁心、铁面、铁腕“三铁”精神,督察工作不打折扣、不留死角、不走过场、不讲情面,发现问题敢于“亮剑”、较真碰硬,紧盯整改问题不放,狠抓落实。
先后督促整改国控站点周边环境污染问题40余项,核查省交办“三散”问题整改情况27个,检查重污染天气管控期间生产企业45家、在建工地51处,专项督查城市清洁行动责任单位22个,检查关停红黄牌企业11家,陪同市领导开展秋冬防夜查环保5次,完成企业违规生产、重型车辆绕行、项目进度核查等上级临时交办督察任务10余项。
在督察工作中,共交办问题172项,其中,现场交办93项,书面交办79项。针对问题突出、多次交办不予整改的决不姑息,先后建议执法部门顶格处罚违规作业、扬尘污染严重的施工工地3家,累计罚款30万元。针对交办问题均跟踪督导整改到位,确保整改实效。
面对纷繁的督察任务,李振亚没有把工作看成是一种负担,而是视为展现和运用自己所知所学的舞台,看作是检验自己工作能力的“试金石”。
在2019—2020年秋冬防督察高污染生物质禁烧工作中,李振亚发现,个别村庄“双替代”工作推进缓慢,不少村民使用劈柴、散煤取暖做饭。他要求问题所在地乡镇政府“既要保障民生、又要推进问题解决”,限期完成“双替代”工作。春节前,村民终于用上了安全、环保的天然气,确保了温暖过年。
3月份以来,我市各建筑工地有序复工,部分工地环保意识淡薄,扬尘污染问题突出,在工地扬尘污染专项督察中,李振亚坚持“既不干扰复工复产,又要确保环保措施落实”工作思路,按照先提醒、再交办、后处罚的“三步工作法”,发现、提醒、交办、督促整改工地扬尘污染问题37个,取得良好效果。
因成绩突出,李振亚被市攻坚办推荐为2019年度公务员年度考核优秀等次。
刘本甫巡查重点区域环境卫生整治情况。
刘本甫:迎难而上 做“天天蓝天”的践行者
“前几年,我们村群众都不敢出门溜达,只要一出门,怪味就熏得人头昏脑胀。现在我们村环境越来越好了,怪味很少闻到了,大家早上、晚上都到公园去锻炼身体了。”8月18日,开发区昆吾办胡乜村一位村干部表示。这样的变化,得益于该村对村内大杂院、小作坊、小企业进行有效治理后,空气质量得到巨大改善。
昆吾办下辖8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所辖行政村均为城中村,辖区内小作坊、大杂院、厂房众多,还有濮水河管理处国控站点,大气污染防治任务复杂艰巨。面对困难、压力和挑战,昆吾办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刘本甫选择迎难而上,他说:“天道酬勤,只要撸起袖子迈开腿,在我们基层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刘本甫每天早晨起床第一件事,便是打开手机查看“网格化精准监测平台”里的站点AQI指数,分析PM10、PM2.5实时数据,凡遇数据异常波动,便立即组织人员周密排查、精准施治。遇到难以解决或找不准思路的疑难复杂问题时,他还主动联系市攻坚办督察组到现场把脉问诊,深入剖析问题,达到根治效果。在督察组的大力支持下,兼顾今年疫情复工复产要求,刘本甫妥善解决了一些群众反映强烈、治理标准界限模糊又贴近民生的污染防治疑难问题,实现了治污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
“13时,我市温度33℃,臭氧浓度163微克/立方米。其中,濮水河管理处臭氧浓度最高,拉高市均值。相关办事处对站点所在院内及周边道路加强保湿作业,保持地面湿润,降低地面温度,减缓臭氧生成速率。”一天中午,刘本甫在办事处工作群里第一时间转发市污染防治专家组的即时通知,随后带领工作人员前去国控站点,联系洒水车进行作业。近年来,“5+2”“白加黑”已成为刘本甫的工作常态,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办事处的环保工作有序开展,一支业务精湛、随叫随到、敢冲敢干的“环保铁军”队伍已具雏形。
为加强昆吾办辖区内污染源精细化管控,刘本甫多次安排开展环境污染晨查夜查行动,由科级干部带队,抽调40名骨干人员分班编组,10个村(居)100余名党员干部组成防控队伍,“三散”污染治理管控网格实现24小时巡查管控“不断档”,做到自查发现问题或上级督导组交办问题时,人员随叫随到、及时处理。刘本甫和昆吾办的同事多方努力,累计筹措资金100余万元,督促安装喷淋设施2套,硬化林带土路200米,覆盖站点西侧土山3000平方米,有效减少了扬尘污染。对辖区内餐饮店进行逐户排查,发现油烟污染问题后对店主教育引导,帮助其安装高标准油烟净化设施,同时在韩庄尚林苑小区安装油烟净化设施9套。不间断开展濮水公园周边烧烤及流动餐车污染巡查治理,时刻绷紧油烟污染防治这根弦。配合开发区交通局拆除13家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汽修喷漆房,联合市公安局昆吾分局打掉2家黑加油站点。组织干部职工开展环保公益活动,全办10个村(居)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常态化。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濮水河国控站点PM10平均浓度为10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5%;PM2.5平均浓度为6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9%;优良天数173天,同比增加14天,实现了“两降一增”,站点数据指标排名在全市4处国控站点中位居前列。当得知这一数据后,刘本甫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因成绩突出,昆吾办在开发区2020年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刘本甫也被市攻坚办推荐为2019年度“三散”污染治理攻坚先锋。
李晓韩询问企业用电监管设施运行情况。
李晓韩:默默奉献 争做出彩环保人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是我市加强废气重点污染源监管、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数据的准确性关系到环境执法的精准程度,影响治污工作的分析研判,因此我市较为重视环境在线监控和科学治污工作,确保在线监控数据更好地服务环境执法和污染治理。
李晓韩自2013年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在市环境监控中心从事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和环境信息化工作。他具备相关专业水平,始终奋战在污染防治第一线,为推动我市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和环境信息化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他的工作很“枯燥”:每天认真审核全市排污单位自动监控数据和涉气企业用电监管设施运行状况,定期分析比对企业排污和治污设施运行情况,通过自动化、信息化等技术手段,更加科学、准确、实时地掌握污染源的主要污染因子排放和治污设施运行信息,并将发现的环境违法线索及时移交相关部门查处,促进企业落实节能减排工作,从源头对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监管,为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撑。
他的工作也很有“创新”:根据上级交办的工作,不断创新思路,圆满完成了每年度各类监控设施建设任务,重点排污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全市环保专网、电子政务外网和电子政务互联网三网融合工作,挥发性有机物(VOCs)自动监控试点工作,涉气排污单位用电监管设施安装工作和全市乡镇空气标准站建设工作等。
尤其是今年,李晓韩参与了建设濮阳智慧环保综合监管平台,这意味着我市生态环保建设开启“智慧”模式。该平台借鉴各地先进建设经验,结合我市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实施,按照“一平台、两中心、三大体系”整体框架进行建设,已完成大数据决策和精细化管理系统,全市30个系统4000余万条监测数据已纳入在线监控,包括全市35个河流断面、99个空气站点、1653家在线监控企业和7796家污染源,实现了污染源实时监测预警和动态分析;已完成综合监督板块,接入629路视频数据,基于视频AI技术,对扬尘料堆覆盖、站房入侵、企业烟气排放、露天焚烧等进行自动识别预警,做到全天候实时监控,实现了全市环境监管决策数据化、监管业务协同化、环境要素天地空一体化、监管业务可视化。7月31日,濮阳智慧环保综合监管平台正式启用,李晓韩作为参与者和见证者之一,为平台平稳运行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
由于兢兢业业、务实重干、工作出色,先后获得河南省环保法律法规深入城乡居民大宣传暨大气污染源普查整治专项行动先进个人、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河南)建设及信息归集共享工作先进个人、市信息化工作先进个人、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在平凡的岗位上,李晓韩脚踏实地、恪尽职守,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他把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无论节假日还是下班后,只要接到工作任务或者同事需要帮忙,他总是放下手头上的事情,第一时间赶到单位。有多少次,他从办公室加班回到家,家人总是开玩笑说工作就是他的全部,一忙起来就忘了还有家。
然而,在李晓韩心中,最让他不能释怀的还是那份对亲人的愧疚之情。因工作忙碌,他没有时间陪伴年仅几个月的孩子,也没有时间经常探望居住在外地的父母。“亲情与事业不能两全。”李晓韩表示,尽管有些难以抉择,但他愿意以青春之力,保持心中的那份坚守,只为让濮阳的天更蓝一些、水更清一些、人们生活得更幸福一些。(记者 段利梅)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