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宣传我市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7月份,市委网信办推出了“出彩濮阳人”系列报道,其中,市生态环保系统筛选了10名先进人物。他们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真负责、务实重干,在各自岗位上取得了突出成绩,为我市打好打赢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做出了积极贡献。从本期开始,《濮阳日报·环保专刊》将陆续推出环保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以飨读者。
雷勇带队到企业督导检查。
雷勇:铁面无私做好蓝天守护人
雷勇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调研员,2019年5月底抽调到市环境攻坚办任第七督察组组长。从市场监督管理到环境保护督察,不仅是工作岗位的变动,更是工作理念的跨越和对工作能力的检验。
为把市委、市政府关于打好打赢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落实到位,雷勇不等不靠,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多听、多看、多问、多想,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很快适应了新岗位、进入了新角色,逐步成了环保督察的“行家里手”,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他自创了一套“望、闻、问、切”暗访工作法,发现了一批“散乱污”、黑加油站、工地扬尘、违反预警管控等行业和领域的环境违法突出问题。同时,结合自己所思所想,及时归纳总结,撰写专题报告,提出了多项意见建议,为市领导决策提供了有效参考和依据。
在工作中,雷勇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团结带领全组同志冒酷暑、战严寒,风里来、雨里去,足迹遍布全市70余个乡镇,全面地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他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一心扑在工作上,从事环保督察工作的400多天,没有请过一天假。去年国庆节假期,他连续7天奋战在督察一线,奔波往返于清丰县、南乐县与市城区之间。对他来说,加班加点、披星戴月就是工作常态。
雷勇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坚持做在实处、干在一线。一年多来,他认真做好对濮水河国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周边等重点区域的日常督察,先后完成对开发区、濮阳县等5个县区和4个职能部门的例行督察,较好地完成了对国家、省环保督察和我市专项巡察反馈问题的现场核查,完成了企业“六项治理”、红黄标识企业停产、建筑工地扬尘、散煤和生物质燃烧、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散乱污”企业,以及渣土车、商砼车、非道路移动机械等专项督察任务10余次,陪同市领导开展秋冬防期间晨查夜查11次。共检查发现各类环境问题756个,其中书面交办339个、现场和口头交办417个。今年以来,面对疫情防控与环保攻坚的双重压力,雷勇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切实加强对企业的宣传教育,及时纠正了一批无序复工复产环保问题。
雷勇坚持真督察,敢于较真碰硬,勇于举牌亮剑。针对发现的问题,他剖析原因、深挖根源,把问题整改作为督察的关键环节,紧盯不落实的事和不当回事的人,坚持问题不解决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综合运用交办、督办、约谈、通报、媒体曝光等多种形式,有效解决了一批突出的环境违法问题。去年,对市城区一个多次交办没有整改的“散乱污”集群问题,他不留情面,联系媒体进行了曝光;持续跟进,多次现场指导辖区办事处积极整改,帮助其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在今年的一次检查中,雷勇发现某镇一家曾经交办过的“散乱污”企业仍在偷偷生产,立即约谈相关责任人员,现场督办,对该企业进行了“两断三清”(断工业用水、用电,清除原料、产品、生产设备)。
“环保督察工作不好干,吃苦受累还得罪人。”在工作中,雷勇遭遇过企业和个人的冷眼、责难、威胁,面对过基层和有关部门的不理解、不配合、不支持,也受到过各方关系的干扰和非议,却从未动摇他干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他说:“我们苦得有意义、累得很充实,坚持原则就不会得罪人。”事实证明,他的坚持和执着,换来的是企业和群众环保意识的增强,换来了各级各部门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去年,省“三散”治理专项督察过后,一名乡镇办负责人对他说:“多亏你们平时查得严,不然这次就出大问题了。真是很感谢!”还有几个乡镇办主动邀请督察组帮助他们查查问题、把把脉。
“我们环保督察人将义无反顾、牢记重托,执剑攻坚、仗剑克难,以舍我其谁的勇气、敢于担当的精神,为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贡献自己的力量。”说起下一步工作,雷勇信心满怀。
高英到辖区饭店检查油烟清洗台账。
高英:大气污染防治战线上的“铿锵玫瑰”
“经过坚持不懈的治理,这几年小区环境越来越好,空气也好了不少,原来呛鼻子的油烟味、喷涂油漆味等怪味都闻不见啦。”8月8日,华龙区任丘办华府山水小区居民贾女士表示。
任丘办位于中原油田总部基地,面积约6.28平方公里,下辖11个社区居委会,辖区内油田机关、企业、学校众多,大气污染防治任务十分艰巨。作为任丘办的党工委书记,高英时时牵挂着辖区的空气质量,她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空气质量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大气污染防治确实难,但任务越艰巨,我们就越要拿出勇气和毅力攻克难关。”
“高书记,你好!你又来检查工作啦!”河东社区居民热情地跟高英打招呼,这已经数不清是她第几次到社区查看环保工作了。如何让辖区空气质量提升上来,是高英一直思考的问题。“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大家千万不能有畏难情绪。明确自身任务,把每一件事都做好,把每一个困难都克服掉,结果就一定是好的。”她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干的。近年来,高英带领广大干部职工牺牲节假日,日夜坚守,为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任丘办辖区有一个国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国控点周边1000米内有8所学校、8处大型建筑工地,500米内有128家饭店、249栋居民楼8700户居民,又有多条市政道路维修,人员密集,车辆拥堵,污染源复杂。为真正从源头上治理污染、改善空气质量,50多岁的高英腾出时间专门学习大气污染防治相关知识,每天查资料、问专家、勤走访,久而久之,摸索出了一套适合任丘办实际的工作方法。
“我办辖区PM10已经2个小时数值异常了,请各社区网格员立即排查,看看问题出在哪儿。”一个周末的中午,高英在任丘办工作微信群里下发通知后,立即驾车前往国控点。近年来,无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随时关注辖区空气污染指数已成了她的一个习惯。在她的带领下,这也成了任丘办许多网格员的习惯。
按照“三管三必须”原则,任丘办实行“一长三员”网格责任制,每名班子成员都有分管区域,每名工作人员都有分包网格。网格员就像“人工天眼”一样,能实时了解整个辖区的生态环境情况。与此同时,高英选用责任心强、肯吃苦的干部负责环保工作,压实肩上责任;利用各种方式宣传,让居民知晓大气污染危害,畅通居民投诉渠道,发动群众开展监督,以达到人人参与、综合治理的目的。“要抓好环保工作,首先得带好队伍,把干部职工和居民群众都动员起来,大家劲儿往一处使,才能真正从源头上把大气污染治理好。”高英说。
只要环保需要,不计成本、不计代价,最大限度地为环保工作倾斜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平时节俭的高英却十分“大方”。为加强扬尘治理,高英安排对国控点周边56处裸露地面进行硬化,购买了4辆电动洒水车、2台工业吸尘器和1台电动湿扫车,常态化开展清洗活动。采取洒水车、工业吸尘器、人工保洁梯次作业的方式,集中对背街小巷、小区、市场进行清理,对机械车辆无法作业的辅路、沿街门店外采用人工冲刷和清扫的方式,彻底消除死角。
与此同时,发动网格员错时值班,紧盯辖区维修改造工程和施工工地,确保施工企业严格按照“八个百分之百”施工。为加强餐饮业油烟污染治理,任丘办督促辖区内280家餐饮门店全部安装了油烟净化器,每日安排人员巡查油烟净化器使用情况及清洗台账,取缔了辖区内所有店外烧烤,对辖区内所有燃煤锅炉进行用电用气改造,散煤燃烧动态清零。为加强涉气企业管理,高英带领队伍加大排查力度,对辖区内17家“散乱污”企业限时清零,要求辖区7家门窗加工店全部入店经营,并督导辖区内3家印刷企业使用光氧净化设备。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在工作中,高英从来都不把自己当女同志,任务来临,她总是冲锋在前,用巾帼不让须眉的精气神,带领全办事处干部职工奋勇当先、毫不退缩!尽管有时候会很累,但她说:“看到天更蓝了、草更绿了、水更清了,看到居民脸上的笑脸,我觉得一切辛苦和付出都值得。”
孙腾存指导环境问题交办案件办理工作。
孙腾存:新岗位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孙腾存是范县人大常委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2019年12月,他被抽调到范县环境攻坚办任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
工作调整,意味着角色的转变。孙腾存敢于担当、迎难而上,全身心投入到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持续改善全县环境空气质量做出了应有贡献。1至6月份,范县PM10、PM2.5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13.5%、10.3%;优良天数129天,同比增加42天。
统筹整合,强化攻坚基础保障。刚一上任,孙腾存就倡导配齐配强攻坚办力量,建设一支作风优良、能打胜仗的环保攻坚队伍。一是完善顶层设计。建议县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提名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任主任,分管副县长任常务副主任,县政府办、县生态环境分局主要负责同志和县人大、纪委各一名正科级干部任副主任,组建综合协调组、督导组、宣传报道组、技术组、追责问责组,组长由副科级干部担任。二是充实攻坚力量。建议范县县委、县政府选调优秀后备干部充实到攻坚办工作,在退伍军人中遴选35名优秀人员担任专职网格员,由攻坚办统一管理、统一调度,持续开展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三是实行集中办公。多方协调、设置攻坚办独立办公场所,人员脱离原单位集中办公,配备4辆公务用车,2020年将县环境攻坚办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足额保障。
建章立制,提升攻坚调度能力。孙腾存从整体布局入手,倡导建设强有力的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调度体系。加大日常调度力度,完善日例会、周调度、月通报、年考核日常工作推进机制,健全问题排查、台账管理等制度及工作流程,确保发现问题随时整改,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有序推进。倡导建立“1+N”协作机制,即建立以县环境攻坚办为中心,与县扬尘办、散烧办、禁烧办、禁燃禁放办、河长办、油烟办等各专项办协作推进工作机制,县环境攻坚办统一协调调度,帮助各专项办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证各项攻坚任务落实。2020年,累计召开调度会议16次,下发通报8次。
创新机制,保障攻坚顺利推进。面对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时间紧、任务重、涉及行业广、问题多而杂、整改效果不明显等情况,孙腾存探索实施红黄蓝“三色交办”案件办理机制,以交办促整改,抓整改促落实,全面统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各项任务落地落实落细。一是实行“三色交办”。根据案件交办转办来源分类分级办理,对中央、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实行红色交办;对市级环保督察(督导)交办和市12369举报热线转办且核查属实问题实行黄色交办;对县级交办问题实行蓝色交办。二是实行“三色督办”。对按时办结的案件实行蓝色督办,归档销号;对正在办理的案件实行黄色督办,助战提醒;对到期未整改完成的案件实行红色督办,挂牌督战。三是实行“三色问责”。以月为单位,1件案件未按时办结的进行蓝色问责,全县通报;2起案件未按时办结的进行黄色问责,约谈责任人;3起案件未按时办结的进行红色问责,移交追责问责组。1至6月份,共交办各类案件393件,办结率100%。在办理过程中对案件办理缓慢、敷衍整改的单位,累计通报和约谈提醒56人次,提交县纪委追责5人。(记者 段利梅)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