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库管理者,如何生财、聚财、管财、用财,不仅需要解决能力不足问题,更需要积极转变作风,切实强化廉政建设。”日前,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潘顺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坚持“生财有道”,做好“钱从哪里来”的文章。深入打造学习型机关,紧紧围绕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和财政中心工作开展学习研究。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当好参谋,超前谋划。每年遴选一批重点课题,深入基层一线调研,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全面梳理排查重点税种、重点行业,深挖细找,应收尽收,确保超额圆满完成全年收入目标任务;全力争取上级资金,用别人的钱办好自己的事;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加强项目谋划储备,最大限度争取债券资金,用未来的钱办好现在的事;用足土地政策,盘活存量资源,增加土地收入。
坚持“管财有规”,做好“钱到哪里去”的文章。围绕“十大战略”,集中财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重点领域支出。谋划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创新财政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式,支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采用设立专项奖补资金、壮大做实新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大力支持推进“六个一批”,实施“四化”改造,支持“四新”产业。强化预算约束,加强运行监测,兜牢“三保”底线;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集中财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以农村五项重点改革为核心,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支持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统筹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支持开展高标准农田、四水同治等重大项目实施。继续办好重点民生实事,加强基本民生保障,全力促进教育、社保、医疗、卫生、文化、住房、就业等民生事业发展。
坚持“用财有效”,做好“钱如何花”的文章。围绕廉洁财政建设,聚焦财政资金规范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扎紧政府“钱袋子”。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科学编制2022年部门预算;全面推进“政府主导、人大监督、财审联动、部门协同”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强化结果应用。建设法治财政,加大源头治理力度,加强对直达资金、专项资金的监管,拓展数据分析和预警功能;做好巡察、审计整改“后半篇文章”,紧盯财权运行、机关管理的关键点、薄弱点、风险点,建制度、立规矩、抓执行,用制度理财、按制度办事;深入开展“以案促改”,算清“政治账”“经济账”“亲情账”。推进廉洁家庭建设,广泛开展“家庭助廉”“大手拉小手”等活动,教育引导财政领导干部家属当好“廉内助”。
坚持“聚财有方”,做好“钱如何生钱”的文章。进一步加大“四资”运作力度,积极探索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的投融资模式,多渠道、多方式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资源资产。支持市、县投融资公司融合发展,支持濮阳投资集团、濮阳城发投集团转型升级,增强重大专项任务融资能力。推动地方政府资产与债务资本化,积极培育上市企业,加大直接融资力度,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
潘顺恩表示,市财政部门将以全市能力作风建设暨清廉濮阳建设动员大会为契机,大力弘扬“守正创新、厚德自强、吃亏奉献、勇毅担当”的新时代濮阳精神,为加快建设“四个濮阳、一个高地、一个中心”,谱写新时代河南“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濮阳绚丽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本记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