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星”以上党支部达到30%,谋划村级集体经济项目100余个,73个脱贫村年集体收入全部在5万元以上……近年来,南乐县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为目标,着力建强基层组织、配强骨干队伍、育强乡村产业,夯实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
“五星支部”固根基。该县以深化“五星”党支部创建为主线,聚焦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任务,完善提升47条创建标准,结合“逐村观摩、整乡推进”开展新一轮评星活动,打造3类12个样板支部,确保年底“五星”党支部达到40%,“一星”“二星”党支部动态清零,以点带面推动农村党组织整体提升。
“导师帮带”强头雁。“你们村现在最紧要的就是把毗邻西红柿小镇的区位优势发挥出来,引进优质品种、扩大种植规模。”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该县张果屯镇烟之东村党支部书记赵战秒诚恳地对帮带对象——邻村刚上任的村党支部书记说道。该县以全国乡村干部“导师帮带制”试点为契机,通过为导师、徒弟精准画像,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的方式,结成98个帮带对子,创新“工作一线教、以案说法讲、互动交流学、参与项目练、资源共享带”等帮带形式,谋划村级集体经济项目100余个,走访群众1220户,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400余件。
“一村一策”育产业。“去年,村集体收入500余万元,人均纯收入保守数字在1.5万元以上。”在谈到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时,该县城关镇西街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常更立表示,“今后,我们将继续探索村企合一、资产租赁等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带领全村群众共同致富。”该县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推动乡村产业的重要支撑,对全县村级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摸底调查,摸清集体“家底”,盘活各类政策资源,持续增强帮扶力量,充分发挥专家人才作用,通过签订采购合同、开展技术培训、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促进集体增收、群众致富。截至目前,全县12个乡镇均确立了主导产业,322个行政村全部实现集体经济破零,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79.8%。记者 王莹 通讯员 孟令显 王晓冲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