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1年专题栏目 > 喜迎市八次党代会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专访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1-09-26 07:35:37   

建好主阵地  展现新作为

—— 访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刘普军

“七届市委报告既对市第七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又以前瞻30年的战略眼光,对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进行了科学安排;既紧扣中央和省委精神,又紧贴濮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既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又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是一篇求真务实、立意高远、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的报告,充分体现了市委高度的政治自觉、强烈的使命担当,更加坚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濮阳的信心和决心。”9月25日,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濮阳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刘普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刘普军说,报告提出要做大做强化工产业,实施一批延链补链强链的关键节点项目,打造千亿级绿色化工发展示范区;突出抓好聚碳新材料科技园和绿色涂料产业园建设,培育一批具有链主地位的“头部企业”,形成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打造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城市经济,提升工业园区产业支撑能力,构建示范区产城融合发展体系,他对此印象深刻。

“作为我市经济建设和工业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工业园区上下将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紧紧抓住产业项目建设不放松,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强力推进展辰二期、国华路通、恩赢、立新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已引进的三棵树、立邦等一批国际知名涂料企业落地见效,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和支撑高质量发展。”刘普军表示。同时,聚力招大商、招优商、招链商,招隐形冠军企业、明星企业、头部企业,在中国·濮阳绿色涂料产业园已初具规模的基础上,通过两到三年的不懈努力,着力培育特色功能涂料产业集群,打造集生产、研发、应用、交易等于一体的综合性高端涂料产业生产示范基地,在建设“四个濮阳、一个高地、一个中心”过程中展现新作为,续写新辉煌。记者 李振涛

加快濮阳文旅体事业繁荣发展

—— 访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张玉民

“此次党代会报告清晰简练,有新意,体现了守正创新,为下一步加快发展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事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9月25日,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委书记张玉民表示。

张玉民说,七届市委报告思路清晰,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省委工作会议的部署与濮阳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奋斗目标、需要把握的六个方面,作出了七个方面的工作部署,脉络条理非常清楚。报告从濮阳实际出发,将“五位一体”“四个全面”转化为“四个濮阳、一个高地、一个中心”的总体安排,体现了认识高度,突出了实事求是,展现了务实进取。此外,报告非常有新意,提出了以氢能利用为突破加快布局未来产业、打造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基地、积极深化区域合作、弘扬“新时代濮阳精神”等。

“关于文化建设,报告在保持连续性的基础上,又有不少新提法新安排新部署。”张玉民表示,报告里提出要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建设文化旅游强市;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名片”,将文化保护传承与城市建设相融合,推进文化导向型城市建设;用好用活黄河文化、龙文化、杂技文化等文化资源,打响“中华龙源地·世界杂技城”文化旅游品牌等,“让我们对以后怎么干心里更有底儿了。”

他表示,下一步,将从五个方面抓好贯彻落实。一是完善规划,进一步明确目标定位,紧紧围绕打造“中华龙源地·世界杂技城”总品牌谋划发展,推进工作。二是推进项目建设。市县区联动、重大项目联通,实施中华龙源景区、龙山旅游度假区、龙山书院、东单红色杂技5A级景区、环型杂技带、世界杂技之窗等项目。三是组织重大活动。举办“龙的传人”文化论坛,办好“龙吟兴农”大典,丰富龙文化节活动内容;办好中国杂技艺术节、中国极限运动大会。四是培育文旅市场主体,打造全链条文旅产业链,形成完善的文旅市场体系和产业体系。五是营造优良的文旅营商环境,打造优良的文旅产业发展生态。 记者 段利梅

锚定新目标  建设新南乐

—— 访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邵平

“七届市委报告全面科学地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成绩,深刻透彻地分析了发展形势,并以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锚定‘两个确保’,聚焦‘十大战略’,提出了建设‘四个濮阳、一个高地、一个中心’目标任务,为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确定了行动纲领,提供了前进指南,听后既倍感振奋,又深感责任重大!”9月25日,刚刚走出会场的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南乐县县长邵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县域强则城市强。七届市委报告中提到要繁荣发展县域经济,把县域治理“三起来”作为根本遵循,推动县域经济“成高原”。邵平表示,面对新目标、新要求,南乐县将以市第八次党代会召开为契机,充分发扬新时代濮阳精神,坚定不移实施“一三六”发展战略,聚焦四个战略定位建设新南乐。

一是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可降解新材料生产基地。依托国家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和省级生物质能产业园区,围绕延链、补链、强链,促进可降解新材料产业发展壮大,建设百亿级产业集群,建成全国重要的可降解新材料生产基地。

二是加快建设全国知名的特色农副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坚持“抓龙头、带上游”,发展集原料、包装、终端产品、冷链物流为一体的冷饮食品产业链。坚持“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结合南乐农业特点,发展畜禽肉制品和绿色农产品加工全产业链,成为全国知名的特色农副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三是加快建设豫鲁冀三省交会处综合物流中心。利用区位、高铁和公路交通等综合优势,以农产品和冷链物流为突破口,引进规模大、辐射广、影响力强的综合物流企业,加快构建现代化商贸流通与物流体系,成为三省交会处的综合物流中心。

四是加快建设对接京津冀和雄安新区的先行区。积极服务京津冀和雄安新区的发展,对接发展需求,提供符合需求的劳动力、物流服务和工业农业产品,壮大相关产业;对标先进发展模式,学习先进发展经验,推动南乐县的改革事业,增强发展后劲,使南乐县成为对接京津冀和雄安新区的先行区。记者 樊欣欣

以新时代濮阳精神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 访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罗继斌

“七届市委报告提出的新理念、新思路、新目标、新举措,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过去五年成绩斐然,未来五年目标明确。作为企业界的党代表,我对此深有体会。”9月25日,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崛起集团总经理罗继斌表示。

罗继斌说,市委、市政府在全省率先推出“首席服务员”制度,率先设立“企业家日”,以及今年开展的“万人助万企”等活动,从多方面给予了企业极大帮助。濮阳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创新创业的市场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重商亲商的人文环境已经形成。

罗继斌认为,今后五年,将是濮阳强支撑、增动能、快冲刺、提能级的重要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濮阳的战略机遇期、发展黄金期、转型关键期。崛起集团作为以建筑业为主的多元化综合性企业,今后将重点围绕“区域发展达到更高水平”的主要目标,按照“坚持项目为王,坚持结果导向”总体要求,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的新机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建立健全运营体制,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整合产业链条,完善产业布局,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

“报告中提出了‘守正创新、厚德自强、吃亏奉献、勇毅担当’的新时代濮阳精神,短短十六个字,让历史传承与时代进步、内在价值与外在形象实现了有机统一。”罗继斌认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濮阳的进程中,需要有这样一种精神,真正融入我们的政治、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为城市发展、传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他表示,下一步,要把新时代濮阳精神融入基层非公党建工作中,在集团内部唱响崇尚实干、注重实绩的主旋律,让带头人成为肯吃亏的“榜样”,让党员成为讲奉献的“头雁”,守正创新,勇毅担当,助推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记者 王庆红

聚焦“四个坚持”  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访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刘本更

“市第八次党代会为全市今后五年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七届市委报告站位高远、主题鲜明,思路清晰、措施精准,通篇贯穿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了中央和省委的重大部署,是一个指导未来发展的纲领性文件。”9月25日,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台前县产业集聚区党工委副书记、孙口镇党委书记刘本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守正创新、厚德自强、吃亏奉献、勇毅担当’的新时代濮阳精神提炼得非常精确。”刘本更表示,站在新的发展阶段,孙口镇将把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紧紧围绕未来五年发展规划,引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立足新起点,聚焦“四个坚持”,大力弘扬新时代濮阳精神,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是坚持强基固本,增强基层组织“战斗力”。全面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扎实推进“一带三区”党建示范阵地提标升级,持续实施“头雁培养工程”等活动,建强党支部书记、党员和村后备干部“三支队伍”。

二是坚持产业带动,争当乡村振兴“排头兵”。聚焦绿色提质量,技术引领创品牌,擦亮“绿色果蔬”名片。深度挖掘红色资源,大力弘扬渡河精神,加快推进渡口码头复原和乡村民宿建设,谋划实施张公艺百忍文化产业园,打造“观光、休闲、度假”综合性文旅发展新模式。

三是坚持项目为王,打造县域发展“新高地”。大力实施“三品战略”,推进鹏达羽绒、恒润石化等重点项目产业链条延伸和终端产品开发,加快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条现代化。依托台前“无水港”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全力引进一批产业关联项目、高新技术企业入驻产业集聚区。

四是坚持人民至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加快推进新城区提质、棚户区改造等工程,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工程,持续完善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有序实施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等重点项目。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加快实现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记者 王莹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