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1年专题栏目 > 喜迎市八次党代会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建设和谐美丽南乐 加油干提升幸福感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1-09-24 08:02:54   

五年风雨拼搏,五年砥砺奋进。

过去的五年,是南乐县发展进程中砥砺奋进、铸就辉煌的五年。“这五年,我们不忘初心、坚定信心,交好‘党建答卷’。这五年,我们冲在一线、战在一线,交好‘攻坚答卷’。这五年,我们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交好‘发展答卷’。这五年,我们敢为人先、奋勇争先,交好‘改革答卷’。这五年,我们以人为本、民生优先,交好‘民生答卷’。回望南乐五年的奋斗历程,一组组亮丽数据、一张张闪亮名片,印证了南乐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极不平凡的辉煌成就。成绩的取得,最根本在于我们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这是我们前进道路上战胜风险挑战、谱写出彩篇章的胆气所在、核心所在。靠的是中央、省委、市委的正确领导,定方向、理思路,这是我们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的决心所在、信心所在。靠的是全县上下团结一心,大力实施‘一三六’发展战略。靠的是广大群众勠力同心、无私奉献,靠的是广大党员冲锋在前、奋勇争先,靠的是广大企业家创新创造、助力发展,靠的是基层干部担责担险、出力流汗,这是南乐发展的最强硬核、最大底气,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无往而不胜的根本所在、力量所在。”南乐县委书记刘冰讲道。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南乐县抢抓机遇、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踏上这五年奋进征程,南乐全体干群不遗余力、竭尽全力,在全面建设“生态南乐”这一总目标上书写时代担当。

以建设“生态南乐”为总目标,坚定不移走好“壮大环保产业、发展绿色农业、打造宜居城乡”三条路径,强化“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动力活力”的理念,坚持项目为王,把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认真实行“二分之一”工作法,发挥好产业专班作用,持续落实服务重点产业“链长制”,深化实施重点企业首席服务员机制。树立“亩均论英雄”导向,深入开展产业集聚区“百园增效”行动,继续完善存量土地盘活利益引导和低效用地退出管控引导机制。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深化民营经济“两个行动”,争创全省民营经济“两个健康”示范县。按照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要求,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激发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全面建设农业强县、工业强县、生态强县、教育强县。

坚持调整一产,调结构,提品质, 建设农业更有质效的南乐

以发展绿色农业为目标,推进农业产业从资源优势、生产优势、产品优势向质量优势、品牌优势、效益优势转变。坚决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确保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10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5.5亿公斤以上。全县优质瓜菜发展到10万亩,其中设施农业7万亩,百亩以上现代农业园区达到50个;生猪出栏量达到100万头,肉禽出栏量达到2亿只,全县优势特色农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创建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确保良种覆盖率在99%以上。坚持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三三三”战略,打造一批“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发挥农业信息化大数据智慧平台作用,搭建综合性品牌推介平台、智慧冷链物流大数据平台和农产品检验检疫平台,争创国家级数字乡村示范县,总体实现农业基础更加稳固,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更加有力,农业质量效益明显提升。

坚持转型二产,强链条,扩规模, 建设工业更加兴盛的南乐

产业发展在完善链条的基础上转向强链条,既要壮大集群规模又要壮大企业规模,既要提高产能又要提高效益;关键技术由引进转向研发,既要有生产力更要有竞争力,实现整体产业的既全又强。可降解新材料产业由生物基单路径转向多路径发展,食品加工业由附加值低的简单加工转向附加值高的深加工。重中之重发展可降解新材料产业,围绕延链、补链进行招商,引进国际国内行业龙头企业。争创国家级可降解材料检测中心,建设生物可降解新材料技术研究院等国家级研发平台、实验室、技术中心,发挥河南省生物基化学品绿色制造重点实验室研发作用,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竞争中抢占制高点,掌握主动权;不断发展壮大食品加工产业,扩大畜禽肉制品和粮油、果蔬等农产品加工业规模。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深度耦合,培育一批智能工厂、绿色工厂、智能车间。用五年时间打造可降解新材料产业、食品加工产业“双百亿”产业集群。

坚持繁荣三产,聚要素,增优势, 建设商贸更具活力的南乐

以服务产业升级、完善产业配套体系为导向,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培育一批冷链物流龙头企业,打造遍布全县的冷链物流体系。壮大生活性服务业,以服务实体经济为重点,全力打造县城西部商务中心区,为商业服务提供强大支撑,形成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现代商贸业发展格局,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发展高效安全、绿色普惠、开放创新的现代金融业,积极开展绿色消费信贷业务,完善南乐智慧金融服务平台功能,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充分挖掘大运河文化、仓颉文化、红色文化等南乐县特有的文化资源和乡土民俗内涵,加快文化资源与特色旅游、文化创意深度融合,力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坚持城建提质,育新机,展新貌, 建设城市更有魅力的南乐

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抢抓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机遇,持续推动“四网三改两路一水”建设,利用两年时间建成体育中心、县人民医院新区等项目,三年时间完成现阶段安置房建设任务。重点抓好县城新区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供水管网改造提升、生活垃圾填埋场等“两新一重”项目建设;继续谋划实施教育、医疗卫生等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项目。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建设电商产业园、城市综合体,促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城市数字化“三化融合”。2025年城镇化率达到45%以上。

坚持乡村振兴,补短板,强支撑, 建设乡村更有生机的南乐

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目标,坚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推进县乡村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快编制乡村实用性村庄规划,大力实施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工程,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把产生的效益、解决的就业、获得的收入留在农村。大力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使乡村真正成为弘扬时代新风、具有乡土气息、传承乡村文明的幸福家园。

坚持民生优先,重投入,强保障, 建设人民更加幸福的南乐

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取得新进展、迈出新步伐。要加快交通设施建设。到2024年建成郑济客运专线南乐站及快速通道等项目,新建高速公路25公里,新改建国道57.6公里、省道52.3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450公里,建成功能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推动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发展迈向优质均衡发展,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全县中小学校增长至237所,幼儿园增长至287所,一行高中投入使用。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努力建设教育强县。要深入推进“健康南乐”建设。

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健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机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县域医共体建设,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提升基层医疗和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全县医院床位增加至3600张。深化医保制度改革,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要全力做好污染防治工作。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为统领,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打造白色污染治理的“南乐样板”,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注重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合法权益保障。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综合养老中心建成投用,养老机构增加至20家以上。健全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机制,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黄津丽 端木志宽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