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龙源景区。
濮阳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抢抓机遇、奋发进取的五年,是补短增势、成效显著的五年。五年来,在中央、省委、市委坚强领导下,濮阳县坚持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发展高质量,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强县和富民上统揽,在改革和发展上统揽,在城镇和乡村上统揽,在规划和项目上统揽,在干部和人才上统揽,干成了一批强基础、利长远的大事好事、要事难事,圆满完成了濮阳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2020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79.3亿元,年均增长7.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7亿元,年均增长9.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9.5亿元,年均增长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4亿元,年均增长8.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4.3亿元,年均增长11.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273.5元,年均增长8.3%,实现了发展总量跨越、质效提升、位次前移,先后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级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河南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县、河南省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引领县等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
始终倾情倾力,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濮阳县全县上下合力攻坚,9500余名帮扶干部尽锐出战,精准帮扶,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群众精神风貌和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摘掉了省级贫困县的帽子。截至2020年年底,全县174个贫困村27091户110462人全部高质量脱贫,兑现了“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考核成绩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脱贫攻坚经验得到了中央脱贫攻坚督查组和省、市领导的肯定。坚持“四个不摘”、做到“五个不减”,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建设51.8万亩高标准农田,粮食总产连年突破100万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42家,农业支撑能力不断提升。创建市级以上“四美乡村”62 个。创新实行“一站两组三会、一支队伍三面墙”等基层治理方式,乡村治理效能持续提升,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突出转型升级,产业发展量质双升
该县产业集聚区、化工产业集聚区、食品专业园区“两区一园”集聚效应显现,发展势头强劲。通用电气、天顺风能等现代装备制造,濮耐、中建材等新材料,训达、凯利来等绿色食品“三大”主导产业规模壮大、实力增强。全县 62 家企业实施绿色化、智能化、技术化改造,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交易额达到29.4亿元,成功创建河南省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新兴服务业长足发展,建成澶渊之盟博物馆、龙文化主题公园、濮水小镇等特色文旅项目,举办中华张姓拜祖大典、乡村旅游节等节庆活动,被评为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各类产业提质增效,打造了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工业路南延至城南新区。
注重统筹协调,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拉大城市框架,县城东拓南展,县中心城区规划区面积达到 60 平方公里,城东片区基本成型,城南片区展现新姿,濮阳县城魅力彰显,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新(改)建城区道路51条108.2公里,形成“十纵八横”的交通路网体系,初步实现与市主城区同城同质一体化发展。新(改)建国省干线、县乡村道路529.6公里,形成“四纵四横一环线”的交通体系,被评为省级四好公路示范县。实施全省领先、濮阳县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棚改工程,累计投资256亿元,拆除58个城中村和棚户区,建设31个高品质安置区,建筑总面积达到635.5万平方米。实施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规划建设7个安置区,48个滩区村庄陆续搬迁。12.5公里的金堤河国家湿地公园、3公里的马颊河滨河公园以及25处街头游园相继建成,街头广场绿地达到310万平方米,新植林木10万余亩,林木覆盖率达30%。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建成通水。乡镇垃圾处理场和中转站建成投用,全面推行城乡环卫市场化运行,成功创建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先进县。
致力改革开放,动力活力持续增强
重点领域改革系统推进,党政机构改革基本完成,“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审批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一门、一窗、一网”改革目标;大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被省政府确定为“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县,累计发放“两权”抵押贷款4.5亿元,探索出农村集体经济“大闵城模式”;大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成立开州投资集团,信用评级达到2A级,累计融资120亿元,县农信社成功改制农商行;大力推进医疗体制改革,组建第一、第二医疗健康集团,成功创建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大力推进开放招商,成功招引美国通用、德力西、巴德富、天顺风能等一批世界500强、国内500强、行业“独角兽”企业落户,累计利用省外资金196亿元、境外资金5.7亿美元,招商引资连年位居全市第一,成功创建河南省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县。
通用电气濮阳风电设备生产基地。
着力改善民生,人民福祉稳步增进
切实把改革发展红利转换为民生指数,五年民生支出达到260.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4%。城乡就业持续扩大,人民群众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 27所县城区中小学、幼儿园,78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北师大濮阳实验学校建成招生,与阿里巴巴、京东、德国柏林职教集团等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基地76个,成功创建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医疗卫生服务提质升级,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医院,6家医院升级为二级医院,新建4家县级医院和312个村级卫生室,成功创建河南省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扛稳疫情防控政治责任,第一时间实施最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实现百万人口大县新冠肺炎病例零确诊。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建成融媒体中心、户外全民健身中心、奥林匹克公园和657个文化广场等公共文体服务设施,被评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实现制度、人群全覆盖,养老和社会福利体系基本形成,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全面落实。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优良天数持续增加,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实施供暖工程,县城区结束了没有集中供暖的历史;实施“气化濮阳”等工程,被评为能源革命示范县;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全县人民即将喝上甘甜的丹江水。
坚持民主法治,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壮大统一战线,积极推进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合作共事,民族、宗教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增强。坚持党管武装工作,加强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军政军民团结局面更加巩固。依法治县工作积极推进,获评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深入开展平安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信访工作制度,进一步健全各类调解机制,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扛牢政治责任,党建质量不断提升
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认真落实理论学习第一议题制度,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到具体行动上, 确保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濮阳县落地生根。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党员干部思想得到洗礼、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圆满完成乡、村两级换届工作,换出了新气象、激发了新活力。坚持大抓基层、大抓支部,大力培育“李连成式” 村支书、“西辛庄式”村支部,累计建成59个党建示范点,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升。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之以恒纠正“四风”,标本兼治“以案促改”,狠抓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深入推进巡察监督全覆盖,加强廉洁乡村规范化和乡镇纪检监察规范化法治化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进一步巩固。
未来五年,濮阳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四个着力”、持续打好“四张牌”,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抢抓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机遇,围绕“一地两区一名城”战略定位,紧盯“两高三优四提升”的奋斗目标,认真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乡镇工作“三结合”的要求,保增长、促转型,强基础、惠民生,推动“四化”协同发展,勇当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努力开创濮阳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全媒体记者 谷爱素 通讯员 程正锋 王思刚 李宗隆 文/图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