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措施
1、各种载体—宣传经典
2015年初,学校针对本年度的德育活动主题作出统一部署,并利用班级黑板报、宣传橱窗、电子显示屏、网站和校园广播站等载体,进行大力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2、校本课程—融入经典
在语文校本课程中增加了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让学生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3、国旗下讲话和诵读比赛有机结合—传承再现经典
2015年初学校要求国旗下讲话以“经典诵读”为主题,力求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有内涵,有感染力,有号召力,并将国旗下讲话纳入期末班级评比。各班围绕主题,精心准备,创新活动形式,质量有很大提升,其中课本剧《愚公移山》及《孔乙己》表演赛、配乐诗文《七律.长征》及《桃花源记》朗诵赛,营造了浓厚的校园书香氛围。
4、“与经典同行”艺术节—演绎经典
四月,是流光溢彩的四月。校园处处充满着艺术的气息,洋溢着快乐的音符,同学们围绕着“与经典同行”这一主题开展艺术节。在展示活动中,各班节目将古典演绎精彩,并且古为今用,将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展示了当代中学生的青春活力和创新能力,达到了活动目的。
二、工作成效
1、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
诵读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推动了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师生的精神面貌得到较大的改观,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逐步形成,促进了学生养成教育的全面实施,即学做“五小”学生:勤学好问的小学生,集体生活的小主人,兴趣小组的小能人,科技宣传的小喇叭,家庭社会的小帮手;树立“七自”精神:思想上自辩、品德上自励、文化上自学、情感上自陶、智能上自开、科学上自创、社会上自立。
2、增强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
经典诗文语言优美,意蕴深刻,是培养学生“三观”(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教材。经常诵读反映祖国大好河山的古典诗词,无形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高远志向和博大胸怀。不少古诗抒发了亲情、友情和乡情,诵读这些古诗,可以培养学生爱家乡、爱长辈、爱亲朋的情感。
3、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诵读活动的扎实开展,一是激发了学生对中华古诗文的兴趣,营造了校园诵读氛围。二是开阔了学生视野,学生了解了诗前幕后故事、文坛轶事,他们知道的诗人及历史事件多了。三是学生初步掌握了诵读方法,学生还能把学到的经典语句灵活运用于作文之中。四是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通过自编自演节目、办手抄报,动手、思维、协调、艺术鉴赏等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4、提升了教师的文化底蕴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教师主动参与,广泛融入,他们和学生一起学习、讨论、背诵,探讨经典的人多了,查阅资料的人多了,吟诵的多了,运用经典语句的多了,我校广大教师在活动中提升了自身文化底蕴。
经典浸润人生,书香伴我成长。经典诵读活动是一项灵魂工程,难在坚持,贵在扎实。在今后的工作中,濮阳县实验中学将坚持不懈、积极推进,将经典诵读与师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学校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