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明园地 > 文明校园建设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市十中:书香飘溢校园 诗词浸润人生

作者: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4-20 09:03:18   
  市十中自开展“中华诗词之市”创建活动开展以来,诗词教育工作已列入学校的常规来抓。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全体教师认识高度统一,全体学生诵读诗词蔚然成风。

  一、对“诗词先进单位创建”工作认识到位

  1、学校是培育有知识、有能力、有修为,祖国建设人才的主阵地,养育爱国情感,重点是对培育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诗词教育是很好的突破口,学校责无旁贷。

  2、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是做好读书人,诗词能够增强教师的书卷气和儒雅气质,使之做人教书境界明朗、开阔,从而以身示范带动学生诵读诗词、热爱诗词、创作诗词。

  3、学生只有腹有诗书、方能才情致远,涵养精神,才能担当传承、传播中华文明之责任。

  二、 “诗词先进单位创建”有规划、有保障措施

  1、文化是学校的灵魂,目前十中正在高标准,大视野,全方位规划学校文化建设格局,创建书香校园、诗词学校是我们大视野中的重点。

  2、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诗词先进单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将“诗词先进单位创建”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制定创建工作管理制度,不定期召开创建专题会议。同时明确工作职责,做到分层管理,有序推进,及时督导,奖罚到位。

  3、将诗词先进单位创建纳入学校教学网络,和教师考评体系。做到课时有保证、检查有安排、结果有运用。

  4、在开展诗词活动和师资培养上,做到经费上有保证,人员有安排。

  三、 诗词先进单位创建的主要做法

  (一)做好学习培训

  1、学校先后对语文教师进行了诗词格律知识、现代诗歌欣赏、诗歌吟诵等方面的专题培训,向全体教师讲授诗歌诗创作的基础知识,为教师开展诗词教学和诗歌创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2、在对教师培训的基础上,安排江洪颖、纪明珍、齐春英、闫鸿雁等五名骨干教师分别就边塞诗、儿童诗、诗词中的童真童趣等方面举办讲座,对全校各班喜爱诗词的学生进行了的培训。

  3、利用学校微信交流平台,校园广播站等进行诗词知识宣传,并将我校在创建诗词校过程中积累下的所有过程性资料上传到网站,与师生、家长共享。

  (二)营造浓厚氛围

  1、制作诗歌文化墙

  为营造“诗词先进单位”创建浓郁的文化氛围,学校先后制作了诗墙、诗词知识宣传栏,以年级组为单位在学校走廊张贴学生创作的诗歌作品,为全校师生营造了一个读诗歌、赏书法的良好环境。

  2、制作诗歌展牌

  学校专门出资将古代经典诗歌打印下来,张贴于教室周边的墙壁上,让诗歌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然而然与诗歌进行零距离接触,为学生随时随地接触诗歌、学习诗歌提供了便利条件。班级中在黑板左侧开辟“每周一诗”专栏,由语文教师利用周二、周三课外阅读时间进行专门的讲解,并要求学生做到背诵,将诗歌教学落实在平常教学之中。

  (三)与学科教学相融合

  学校十分注重诗词教学研究,提升诗词教学效果,将诗词创建工作与教育教学相结合。

  1、编写诗词校本教材

  校教导处组织骨干语文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及认知规律,自主搜集素材,认真遴选诗歌,仔细编排体系,先后编纂了《濮阳市十中小学生经典诵读》和《濮阳市十中小学生“悦”读》两套校本教材。两套教材分低、中、高三个年级段,无论从内容的选择与编排,还是从封面的设计与装帧,都是由该校教师自主编排而成,深受家长好评,同时也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

  2、利用好诗词校本课程

  诗词校本课程编著成功之后,学校将其实用价值发挥到最大。利用每周一节的阅读课以及课外阅读时间,语文教师认真研究诗词校本教材的教学工作,引领学生认真读诗、认真背诗,并在此基础上练习自主创作诗歌,形成了以年级为单位的一系列诗词教学教案、学生诗词专集、学生手抄报诗词专刊等。

  3、开展诗词教研活动,“读析赏诵”教学模式已形成

  为进一步提升诗词教学水平,市十中多次进行诗词教学研讨。古诗词说课比赛、古诗词课堂教学竞赛、古诗词教学案例评选等等切实可行、扎实有效的古诗词教学研讨活动。学校每学年都要举行经典诵读观摩课,教师们群策群力,积极研讨,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经典诵读的教学方法,经过近两年的积极探索已初步探索出特色的古诗词教学的模式,即:“读析赏诵”四步教学法。早晨,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诵读国学经典;下午上课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沉浸在阅读的世界里,构筑共同的语言密码。下午放学时,师生一起利用路队时间,感受诗词经典的真、善、美。晨读、午诵、晚巩固活动日复一日,经典诗文浸润着学生的心田。

  4、将诗词教学和其它综合学科融合。美术老师在语文教师讲解诗意的基础上,组织了学生诗配画手抄报展览,古诗词硬笔书法大赛,音乐老师教唱《古诗新韵》,体育老师开发了诗词诵读韵律操。学校少先队开展了诗词讲堂、一分钟古诗背诵比赛、诗词主题队会等活动。以诗词为载体开展的“走进经典,学会感恩”德育实践课,教育学生懂得孝敬父母,报效祖国。

  (四)利用活动,助推“诗词先进单位创建”向纵深发展

  1、诗配画比赛

  现在,如果走进濮阳市第十中学你一定会被张贴在走廊上的学生作品所吸引。这些诗配画,均由学生一手创作,是学生在感受诗歌意境的基础上,以自己的理解自主完成的配画作品。这是我校古诗词教学效果的一种反馈,更是一次诗教成绩的展示。看着这些五彩斑斓的画作,我们仿佛看到了许多学生摇头晃脑背诵古诗的情境。

  2、古诗书法比赛

  书法与诗歌一样同样是我们文本的瑰宝。将诗歌与书法的高度结合,更是两种文化形式交融互补的最高境界。学生活动中,我校开展诗歌主题的书法比赛。这些作品全面展示了该校素质教育,尤其是诗教创建以来的成果。

  3、古诗诵读比赛

  古诗教学,朗读诵读是基础。在诗歌教学初期,为了提升学生读诗诵诗的兴趣,在学校教务处的组织下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低年级赞美春天的诗歌连串彰显了低年级同学的童真童趣,中年级段的晨读采用生动活泼的对读形式让学生深深感受到诗歌的韵律美,高年级戍边爱国写豪情主题诗歌为我们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爱国赞歌。

  4、开展诗社活动

  为进一步提升诗歌创作尖子生的创作欲望,以年级为单位成立了“太阳花”“童心童韵”“榕树下”“墨缘”“青春飞扬”五个诗词文化活动社团。各社团在章程内容的要求下,深入有效的开展各种活动。有指导教师、有活动计划,有过程记载,有评价反思,取得了良好的活动效果,拓宽了学生诗歌创作的内容与题材。

  5、结合传统节日,举办“我们的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经典诵读系列活动。将贴近经典,浸润人生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四、目前所取得的效果

  学校自主创编了两套与诗词相关的校本教材,建立了诗词教学案例研究机制,举办了诗词教学优质课比赛,创建了《芙蓉树下》校级诗刊,成立了学生诗词社团,编辑了学生诗歌集、教师诗歌集,开展了亲子共读一本书活动,完善了经典诵读展演和考评制度等。取得了“诗词先进单位创建阶段性成果。”

  五、改进措施

  1、进一步提高对诗词先进单位创建的认识,把创建工作与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感、自豪感联系起来。做好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工作。

  2、找到诗词先进单位创建与学校文化的契合点,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打造书香校园。

  3、与学科教学相融合,既注重知识教授又注重人文思想培育和学科关联。

  4、将诗词先进单位创建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和教绩考评体系,使之有序 、稳妥、有效推进。 (市十中办公室供稿)



责任编辑:李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