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第二实验小学以“双减”为契机,紧紧围绕“优化课堂结构,优化作业设计,优化延时辅导,优化评价制度,增强师德师能”,全面提升师生素养,力促教育高质发展。
一、统一思想铸团队精神,凝神聚气强师德师能
统一思想固正气。每学期初李慧军校长的报告作为全体教师的开学第一课,提振精神、解读政策、提升理念、引领全校师生凝心聚力,奋勇向前。广开言路展大气。学校以活动广开言路、建言献策、谋划“双减”路径、传递职业幸福、汇聚集体能量,形成合力。分享智慧修雅气。名师学带示范课、班主任论坛、教研专题沙龙、徒弟汇报课、适度教育大课堂等,活动中修师德,强师能,铸师魂,锻造高品质教师队伍。
二、优化课堂结构,让作业源头增效
打造“四让”课堂,即:让学生真做主体、让学习真正发生、让思维深度延展、让素养悄悄生长;课堂改革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改变理念和方式,变教师教为引导学生“学”;二是优化课堂结构:让时间、让空间、让舞台、让话语权,探索符合学生发展、科学合理的课堂结构,给学生留出反思、检测及反馈的时间,提升课堂质量。
三、优化作业设计,让作业本身实效
优化作业设计,丰富作业形式,提升作业效能,为作业赋能增效。一是充分备课提质量,备课精准把握教材,设计有趣味、有价值、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二是用心教研求创新,设计一些有指向、有主题,承载探究任务、能力提升、习惯培养类作业。三是加强监管控负荷。坚持四项原则:“作业公示栏”控总量、设置必做与选做、作业形式多样、严控单调机械重复类作业。
四、优化延时辅导,让作业过程高效
优化延时辅导是指教师要对学生的作业与全面发展的辅导,让作业过程高效。我们实施“三级社团”,做好“5+2”延时服务。“三级社团”,一是作业辅导或学科活动,保证作业不出校;二是艺术类社团,促学生全面发展;三是延时课中操,保证强身健体、身心健康。
五、优化评价制度,让作业功能见效
为实现全面发展,全人成长的目标,学校实施四维质量评价:即关注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业水平评价、关注学生全人成长的公民素养评价、个性发展评价、思维能力评价。“双减”形势下,小学低段探索实施“游园式”学科素养展评,看增长,比进步,以评价促成长、促发展。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