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0日晚,市六中利用第九期干部“夜校”学习平台,以“给学困生插上奋飞的翅膀”为主题,组织了一场关于“学困生的产生和转化”教师论坛。论坛由初中部教务处组织,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初中部全体班主任和全体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参加。来自初中部的八位优秀班主任和备课组长作为代表进行了精彩的发言。论坛由祁红梅、顾芳芳两位老师主持。
“他不是差生,只是大器晚成。”“没有差生,只有差异,每个孩子都有属于他的闪光点,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去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这是七年级三班班主任曹艳霞老师一直在做的事情,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九年级七班的班主任董宜浩老师向大家分享了他用精准帮扶的方式使学困生攀登数学高峰的故事,“和学困生一起奋斗,其乐无穷。”他用爱走进学生心灵,用心点燃学生梦想,爱在右,训练在左,董老师一直走在教育转化学困生的道路上;“打开就是激发,就是开放,就是生成。”八年级语文备课组长岳彩燕老师从打开学困生的心扉、思维、嘴巴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转化学困生的教育艺术;“我们有责任去拉一把那些暂时落后的孩子们,这也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贡献。”秉承这一信念,理化生组教研组长谷俊巧老师谈了她对转化学困生细致入微的做法,有理论、有思考、有方法。
回首2007—启航2019—展望2023,八年级九班班主任效向丽老师通过过去和现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交流了造成学困生的原因,并对自己将来的班主任工作进行了展望;一个用心有爱的班主任是一面旗帜,是一盏明灯。六年级十一班班主任祁红梅老师用爱点亮了班级学困孩子的幸福人生。“时刻把学困生放在心上,给他们多创造机会,让他们能显示自我,促使他们尽快形成自己正确人生理念。”;六年级数学备课组长王秀爱老师用自身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贫困生的引路人。“用严格和真诚触动学困生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尊重和希望,树立信心,积极面对学习、生活和人生,语文教研组长刘艳玲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八位老师的精彩分享让大家受益匪浅,为大家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提供了丰厚的经验。从八位老师的精彩分享中,全体与会人员感受到了他们在工作中的爱心、耐心和细心。
副校长王仑为优秀发言老师颁发了奖状。论坛间隙,来自学校“粉末芳华”戏曲社团的孩子们给老师们展示了花木兰选段《刘大哥再莫要这样算盘》,孩子们的精彩表现,引得台下全体老师们的阵阵掌声。
最后,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张克来做总结讲话。他对本次教师论坛精心、精细、精彩的组织和老师们充分、认真、深刻的发言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并就下一步严格落实学校“六字作业工程”,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学生作业质量作了严肃、全面、深刻的分析和部署,还以自己亲身经历对学困生的教育转化阐述了自己观点和要求。
他指出,作业问题是关系到学生健康成长和有效教学的大问题。学生既要做作业,更要长身体;既要做当天作业,还要预习新知,更要复习旧知;既要文化课学习,更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教师是单科性、熟知性、不考性教学,而学生则是多科性、新知性、必考性学习。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作业不加控制,作业量在达到学生最大承受能力之前,与学习成绩成正比,否则成反比,作业数量不等于教学质量。因此教师一定要精准、适量、分层布置作业。不精准、不适量、不分层布置作业的行为,是老师最自私的表现、最不负责任的行为、最违规的做法。对于这样的做法,要坚决杜绝,如有发生,取消责任老师有关教学质量的所有表彰。希望全体老师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精准、适量、分层布置作业的重大意义,认真落实好学校的“六字作业工程”,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同时,要全员、全面、全程实施“减压增志、减大增小、减多增少、减难增易、减贬增褒、减批增奖”的“六减六增”学困生教育转化工程,努力做好学困生教育转化工作,给学困生插上奋飞的翅膀,给学校教学质量的快速攀升增添强劲的不竭动力。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