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8周年,讴歌一代伟人的光辉一生,弘扬革命精神,增进对毛泽东诗词的了解与认识,树立报国志和爱国情。清丰县第三实验小学积极参加第五届濮阳“中华诗词”诵读之星网络推选活动。11月24日下午,清丰县第三实验小学的诵读展演活动在展播大厅拉开了帷幕。
有一种精神,穿越历史的云烟,仍光芒万丈。有一种怀念,历经时代的风雨,仍醇厚弥久。毛泽东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革命和新中国的建设,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创建了一个先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他建立了一个崭新的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即将迎来毛泽东诞辰128周年之际。让我们重温他的经典诗词,感受他笔下的宏伟气概与那段峥嵘岁月。
96年前,一位身无分文却忧心天下的青年才俊独立寒秋,面对滚滚北去的湘江,面对万类霜天,面对满目苍夷的现实,昂首向天,发出千古一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向天一问,不是质疑,不是疑惑,而是一种更深沉的自信,一种内在的坚定。这年深秋,毛泽东在长沙停留期间,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沁园春·长沙》。
1936年2月,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面对壮观的北国雪景,他感慨万千,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沁园春·雪》。
宋代诗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那“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哀怨牢骚、顾影自怜表现的是脆弱;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却表现出了报春不争春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我们怀着和毛主席一样宽广的胸怀,在主席的诗词中,再步新程。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首气势磅礴,脍炙人口的诗词,曾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为千百万人所咏诵。这是毛泽东1965年5月重上井冈山时写下的不朽名篇,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豪迈气魄,表达了中华儿女的凌云壮志。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1949年的中国,天翻地覆,慨当以慷。毛泽东用这首七律,写出了新中国的气派,唱出了新中国的气象,这是中国诗歌史上的惊世名著,也是新时代的叙事华章。
每一首诗,似乎都成为了一次事件、一段岁月、一种激情,还有他的理想的形象见证。每一首诗,似乎都洞开着一扇窗户,往里看,那里有风骚独具的个性情怀。正是在和人民一道创造历史的进程中,毛泽东创造了属于他自己的不朽诗篇。通过诵毛泽东诗词,了解毛泽东生平事迹,表达了新时代少先队员对革命领袖的崇敬,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培养了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营造了高雅、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励着学生们以积极向上、昂扬奋进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进一步领略到了红色经典的魅力,体会到了红色所代表的意义,感悟到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要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要努力跟随红色经典的指引,为实现美好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