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卫计委、市扶贫办、市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濮阳市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围绕消化因病致贫存量和预防因病返贫增量,从医保救助、大病慢病精准救治、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等六大方向全面实施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力争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平可及,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建立健康扶贫长效工作机制。
按照保基本、兜底线、可持续的原则,我市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医疗医保救助政策,切实降低贫困人口就医自付比例,确保让所有贫困人口“看得起病”。根据《方案》要求,我市要全面落实资助农村贫困人口参保政策,对特困人员给予全额资助,对低保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每年给予不低于30元的定额资助,确保农村贫困人口100%参保,实现应保尽保。
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特惠到户到人。农村贫困人口基本医保门诊慢性病病种增加为15种以上,门诊重特大疾病病种增加到27种,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85%。大病保险对农村贫困人口实施“一降一提高”倾斜政策,起付线由1.5万元降至0.75万元,合规自付医疗费用分段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80%、85%、95%,最高支付限额40万元。全面落实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制度,起付线3000元,超出起付线部分分别报销30%、40%、50%、80%、90%,不设封顶线。
贫困地区医疗服务能力不足仍是健康扶贫的最大短板。为提升贫困地区医疗服务能力,确保让所有贫困人口“看得上病”,《方案》指出,要全面加强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2018年,争取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9800万元,实施濮阳县人民医院、台前县中医医院的2个建设项目。2019年,优先将符合条件的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纳入全民健康保障工程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安排专项补助资金支持标准化建设;确保每个贫困县政府办好1所县级综合医院、1所县级中医院、1所县级妇幼保健院,每个乡镇有1所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1所标准化村卫生室。
硬件提升了,软件也要跟得上。《方案》要求,要优先支持贫困地区实施基层卫生“369人才工程”。通过实施全科医生特设岗位、医学院校毕业生特招、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等,为贫困地区县、乡医疗机构培养一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加大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力争使贫困地区基层中医药人员配备达到国家标准。2018年至2020年,每年为贫困地区开展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不少于10名,住院(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不少于10名。同时,全面加强城乡医院对口帮扶,开展三级医院与贫困县县级医院、贫困县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等额对调式”对口支援工作。三级医院每批向受援医院派驻人员不少于5人,以医疗为主,兼顾护理、医技、管理等其他专业,每批连续驻点帮扶时间不少于6个月。受援医院选送等额相应专业医务人员到三级支援医院进修培养。2019年前,力争使濮阳县、台前县、范县县级医院通过新标准“二级甲等”评审。(记者 樊欣欣)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