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将"民生工程"打造成"民心工程"
——我市实施濮水河治理清淤工程纪实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7-17 07:26:35   

微信图片_20180717073054.png

盛夏时节的濮水河,河水清清,碧波荡漾,再也闻不见腥臭之气;河道两岸,绿树成荫,芳草萋萋,市民休闲散步心情更加舒畅。  

这一切,得益于我市实施的濮水河治理清淤工程。自5月23日施工以来,濮水河共清出淤泥近11万立方米。9.2公里河道,仅用46天就高标准完成清淤,刷新了我市清淤工作的最短工期。  

市民纷纷表示,这次清淤,清得彻底、清得干净,“清”到了市民的心坎上。  

7月11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宋殿宇在《濮水河治理清淤工程提前完工》的督查工作通报上作出批示:任何工作只要真抓、抓实,一定会有成效,应予以表扬。  

濮水河治理清淤势在必行  

濮水河西起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总干渠,东入马颊河,集防汛排涝、水系连通、城市景观等多功能于一身,是我市西部城区的重要河流,也是我市城区水系的“大动脉”。  

近年来,随着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工业不断发展,濮水河淤积、污染严重,河道人行道下设计深度为2.5米,截至2017年年底,河道淤积最深的地方已超过1.5米,直接影响了濮水河的防汛排涝功能,并对水体和周边水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广大市民对此反映强烈。  

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顺应民心,于今年1月将濮水河治理清淤工程提上日程,决定筹措水污染防治资金1400余万元实施濮水河治理清淤工程,并将其列入2018年市政府重点工程。5月22日,市政府召开濮水河治理清淤工程项目专题会议,对项目实施的资金筹措、实施主体、排水、运土车辆上路、电力保障、施工环境保证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明确了责任单位。随后,有关市领导先后3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濮水河清淤治理问题;6次到濮水河实地调研,其中2次夜间查看施工进度并协调解决工作难题。这些举措,为推动又好又快实施濮水河治理清淤工程奠定了基础。  

攻克三大难题见证“濮阳速度”  

濮水河治理清淤工程清淤总土方量近11万立方米。考虑到我市已进入雨汛期,结合城市防汛除涝实际,濮水河清淤工程原计划分两期进行:一期为濮水河进水闸至华安路桥段,总长3.6公里,自5月23日开始施工,计划6月底前完工;二期为华安路桥至戚城闸段,在主汛期过后开工,计划工期60天。  

为加快施工进度,作为工程的建设方,市水利局组建了濮水河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局(以下简称“建设管理局”)。工程开工后,建设管理局倒排工期,科学调度,组织施工方采取多开作业面、人休机不停等措施,全力抢进度,出动泥浆泵、挖掘机、铲车、清淤运输专用车等各种机械75台联合作业。仅用11天时间,一期工程顺利完工。紧接着,按照一期工程的施工标准和速度,全力推进二期工程。7月8日,工程实现了主体全线完工,比3个月预定工期缩短了一个半月,再次见证了“濮阳速度”。  

此次清淤工作创造“濮阳速度”,源于克服了抽排水、人员和机械、部门协调三大难题。施工期间,我市曾5次降雨。降雨导致满河积水,根本无法施工。建设管理局16名工作人员分组排班,全天候紧盯施工现场,协调施工方第一时间将河中积水抽排到马颊河和第三濮清南干渠,为加快施工保证了充足时间。河南省兴海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作为施工方,不计成本、不讲条件,服从调度安排,多开作业面,多上人员和机械,24小时不间断施工,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在市政府统一协调下,我市水利、环保、城市管理、公安、城管综合执法、交通、公路等部门及开发区通力协作、特事特办,及时解决车辆通行、污水排放等施工环境问题100余件;市委市政府督查局明确专人深入一线全程跟踪督导,为工程顺利施工保驾护航。  

“民心工程”得民赞  

濮水河治理清淤工程改善了城市环境,为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环境,加之工程管理严格、施工规范、推进速度快、清淤效果好,得到了广大市民的交口称赞,被大家称为是“民心工程”。  

在河道清淤过程中,我市高度重视环保工作。清理出来的淤泥,由清淤运输专用车运至龙丰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无偿提供的淤区。淤区提前做好了防渗措施,并由市环保部门对淤泥进行检测,制订防治方案,使淤泥不至于对我市城市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施工过程中,做到河道清淤一段、恢复河岸原貌一段,确保施工不影响原有的道路、绿化等城市风貌。我市的这一做法,得到了中央环保督察组的充分肯定。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