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国际
6月10日至11日,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将在安徽合肥举办,也是首次在中部地区、首次在长三角地区举办。今年是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举办的第五个年头。这次大会以“汇聚网络正能量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5-06-10
2016年,北京交通大学与中国路桥公司启动了联合培养肯尼亚本科生项目,刚刚高中毕业的林奈从报纸上得知了这一消息。2017年,林奈来到北京交通大学开始了为期四年的学习,攻读工程管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5-06-10
从《只此青绿》以舞蹈重构宋代美学,到马面裙让年轻人为传统服饰驻足;从景德镇窑火赓续千年文脉,到 《长安三万里》的诗魂与当代观众共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蓬勃生命力,既植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5-06-10
“我们应该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习近平主席在国际场合积极倡导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今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5-06-10
联播+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作风建设时,反复提到“化风成俗”这一关键词。总书记强调,锲而不舍落实中央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5-06-10
“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拥有广泛的海洋战略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围绕“向海图强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5-06-09
2024年春天,阿联酋“百校项目”示范校哈姆丹学校和亚斯学校40名中小学生代表分别用中文致信习近平主席,表达对中国文化的向往和热爱。在精心制作的信笺里,艾哈迈德·穆罕默德(中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5-06-09
许其亮同志遗体在京火化习近平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等到八宝山革命公墓送别许其亮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习近平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胡锦涛等同志,前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5-06-08
1961年中老建交前,时任老挝外交大臣的贵宁·奔舍那多次前往中国,同老一辈中国政治家结下深厚友谊。上世纪60年代,奔舍那家族中的8人开始了数年的北京生活,他们先后在北海幼儿园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5-06-07
燕山北麓,滦水之滨承德,静卧于群山怀抱融合着千年文脉与现代气象2021年盛夏,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承德考察塞北大地上,镌刻下习近平总书记对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谆谆嘱托地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5-06-07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今天,2025年高考开启,重温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深情寄语,为高考学子们加油鼓劲!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5-06-07
厦门岛,别称“鹭岛”,与海共生。优美的生态环境让近者悦、远者来。但厦门的美,并非一直如此。若干年前,大多数海域曾因粗放发展垃圾遍地,尤其是筼筜湖的污染问题让平衡发展和保护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5-06-07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对于探寻中华文明基因密码守护中华民族文化根脉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饱含深情、念兹在兹“学习新语”栏目推出中华文明系列报道本期走进甘肃敦煌莫高窟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5-06-07
1985年,时任河北省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率团访问艾奥瓦州,住在马斯卡廷邦尼街2911号的德沃切克夫妇家中。那是习近平同美国民众首次面对面接触,访问期间,他同当地人民结下了深厚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5-06-07
新华社北京6月6日电 2025年6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卡罗尔·纳夫罗茨基,祝贺他当选波兰共和国总统。习近平指出,波兰是最早承认并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中波两国传统友好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5-06-06
建设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是亿万人民的共同心愿。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多次在不同场合作出重要指示。6月5日是世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5-06-06
6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习近平指出——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5-06-06
“每周我都要在全村范围内巡田两次,查看作物长势、病虫害防治、耕地保护等情况,用手机上的巡田APP记录。看着目前新一季水稻长势良好,心里非常高兴。”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永丰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5-06-06
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的制定和落实,始终如一从自身做起,率先垂范为全党树立榜样。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5-06-06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对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江河湖泊到林海荒漠,从湿地草原到青山沃野,总书记推动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5-06-06
2014年3月,在对比利时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和比利时国王菲利普共同出席天堂动物园大熊猫园开园仪式。活动中,两国元首夫妇共同为一棵象征友谊的玉兰树培上新土。2023年6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5-06-06
2345个窟龛、11万余尊石刻造像、2800余块碑刻题记……作为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河南洛阳龙门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承载着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5-06-04
【本期导读】“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我对生态环境工作历来看得很重。在正定、厦门、宁德、福建、浙江、上海等地工作期间,都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5-06-04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严守耕地红线,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今年以来,各粮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5-06-04
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纵深推进作风建设。关于作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常用讲故事的方式,传达深意、感染他人,给人以思想启迪。南方网、粤学习客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5-06-04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市场化配置则是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绿色低碳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5-06-04
【新闻随笔】作者:李思辉(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在湖南汨罗,“龙舟故里”百舸争流;在广东佛山,现存最古老的龙舟焕发新的生机;福建福州的夜赛龙舟和重庆巴南的陆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5-06-04
中华文化是一个多元的统一体,是由多民族、多地域、多类型文化的持续交流交往交融发展而成,彰显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理念、目标追求和共通情感。应该说,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5-06-04
2017年9月,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前身——渝黔桂新“南向通道”班列在重庆首发。重庆小伙吕嗣湘成为最早一批开行这一班列的司机。他的师傅江彤是中欧班列首发司机,师徒两代一个向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5-06-04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文化之力,在浸润血脉、滋养心灵,于无声处铸魂育人。反腐,既须以法纪施雷霆之力,亦须用文化厚涵养之功。积极正向的政治生态、理想信念、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5-06-04